-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奶奶的身体原来就不好。她有个气喘的病。每年冬天都犯,萧胜躺在炕上,听奶奶喝喽喝喽地喘。睡醒了,还听她喝喽喝喽。他想,奶奶喝喽了一夜。可是奶奶还是喝喽着起来了,喝喽着给他到食堂去打早饭。 爸爸去年冬天回来看过奶奶。爸爸带回来半麻袋土豆,一串口蘑,还有两瓶黄油。爸爸说,黄油是牛奶炼的,很“营养”,叫奶奶抹饼子吃。奶奶叫爸爸拿回去:“你们吃吧。这么贵重的东西!”爸爸一定要给奶奶留下。奶奶把两瓶黄油放在躺柜上,时不时地拿抹布擦擦。 奶奶的身体越来越不好。她从前从食堂打回饼子,能一气走到家。现在不行了,走到歪脖柳树那儿就得歇一会儿。第二年春天,奶奶不行了,她浑身都肿。爸爸赶回来,奶奶已经咽了气。爸爸求木业社把奶奶屋里的躺柜改成一口棺材,把奶奶埋了。晚上,坐在奶奶的炕上流了一夜眼泪。萧胜第一次经历什么是“死”。他知道“死”就是“没有”了。他没有奶奶了。他躺在枕头上,枕头上还有奶奶的头发的气味。他哭了,眼泪淌湿了枕头。 爸爸把奶奶给萧胜做的两双鞋装在网篮里,把两瓶动都没有动过的黄油也装在网篮里。锁了门,就带着萧胜上路了。 萧胜跟爸爸不熟。他想家,想奶奶,想那棵歪脖柳树……汽车到了一个叫沽源的县城,一辆牛车来接他们。他仰面躺在牛车上,上面是一个很大的蓝天。牛车真慢,他有时下来掐两朵野花,走一截,又爬上车。 牛车走着走着。爸爸说:到了!他坐起来一看,一大片马铃薯,都开着花,粉的、浅紫蓝的、白的,一眼望不到边,像是下了一场大雪。花雪随风摇摆着。不远有一排房子,土墙、玻璃窗。这就是爸爸工作的“马铃薯研究站”。 萧胜就要住在这里了,跟他的爸爸、妈妈住在一起了。奶奶要是一起来,多好。 爸爸每天戴个草帽下地跟工人一起去干活,锄山药。有时查资料,看书。妈一早起来到地里掐一大把山药花,一大把叶子,回来插在瓶子里,聚精会神地对着它看,一笔一笔地画。奶奶做的两双新鞋还没有上脚,妈把鞋和两瓶黄油都锁在柜子里。 白天没有事,他就到处去玩,去瞎跑。他到草地里去看牛、看马、看羊。他采了很多蘑菇。他一边用线穿蘑菇,一边流出了眼泪。他想起奶奶,他要给奶奶送两串蘑菇去。 食堂的红高粱饼子越来越不好吃,因为掺了糠。甜菜叶子汤也越来越不好喝,因为一点油也不放了。他恨这种掺糠的红高粱饼子,恨这种不放油的甜菜叶子汤! 大队食堂外面忽然热闹起来。这是要干啥呢?爸爸说,要开三级干部会。 三级干部会开了三天,吃了三天饭。萧胜每天去打饭,闻到南食堂飘出的各种香味。羊肉、米饭,他倒不稀罕:他见过,也吃过。黄油烙饼他连闻都没闻过。 回家,吃着红高粱饼子,他问爸爸:“他们为什么吃黄油烙饼?”“他们开会。”“开会干吗吃黄油烙饼?”“哎呀!你问得太多了!吃你的红高粱饼子吧!” 正在咽着红饼子的萧胜的妈忽然站起来,把缸里的一点白面倒出来,从柜子里取出一瓶黄油,启开瓶盖,挖了一大块,抓了一把白糖,擀了两张黄油发面饼。抓了一把莜麦秸塞进灶火,烙熟了。黄油烙饼发出香味,和南食堂里的一样。妈把黄油烙饼放在萧胜面前,说: “吃吧,儿子,别问了。” 萧胜吃了两口,真好吃。他忽然咧开嘴痛哭起来,高叫了一声:“奶奶!” 萧胜一边流着一串一串的眼泪,一边吃黄油烙饼。他的眼泪流进了嘴里。黄油烙饼是甜的,眼泪是咸的。 (有删改) 请简要分析小说中画线部分景物描写的作用。 第一步:审题干,明题型(问什么,答什么) 题干已经明确“景物描写的作用”,属于“环境描写作用题”,既包含自然环境,也包含社会环境。 第二步:定角度,找对应(有多少,答多少) 思考时可从前面[明答题技巧]中所讲的角度来思考分析。 思考角度 文中对应的答案要点 环境方面 本处环境描写交代了父母工作生活的环境,昭示了萧胜生活世界的变化 人物方面 这一段景物描写十分美好,衬托出了萧胜长途跋涉后来到父母生活工作的地方的愉快心情 情节方面 前面提到父亲带回半袋土豆,本处景物描写提到“马铃薯”,从结构上看,呼应了上文;同时下文写到萧胜“白天没有事,他就到处去玩,去瞎跑”,可以说本处环境描写又为下文萧胜的自由玩耍做了铺垫 请简要分析小说中画线部分景物描写的作用。 【答案】 ①人物角度:所写景物景象开阔,色彩缤纷,表现了萧胜经过长途跋涉到达目的地时的愉快心情。 ②情节角度:照应上文爸爸给奶奶带回半麻袋土豆的细节,为下文写萧胜自由玩耍的生活做铺垫。 ③环境角度:交代爸爸妈妈工作生活的环境,昭示萧胜生活世界的变化。 【课堂即学即练】 (2010·安徽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题。 …… ⑥罗永才第三回去山王,才五六天,他有些不放心。那又是个好天,响响晴。他一直往匠人家里去,进了院子,果然又见那匠人在石料边,坐成一团修行,木了样的,只一锤一锤洗那石碑。匠人望见他进来,也不惊,也不乍,手里也不停,只是讲:“时候还没到呢。”顿了一下,又讲:“来找俺的,都是那样个心绪。不如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2届高考语文《名著阅读》选择题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
- 2022届高考语文一轮文言文专题复习:王世贞作品专练.doc
- 安徽省合肥市六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河南省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doc
- 河南省名校联盟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原卷版).doc
- 江苏省泰州市泰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doc
- 江苏省泰州市泰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初检测语文试题(原卷版).doc
- 《庖丁解牛》课件46张 2020-2021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x
- 《老子》四章-2022高二语文古诗文重难点篇目精品讲义(统编版选择性必修).ppt
- 《沁园春 长沙 》课件33张 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