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传统现场勘查责任机制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初步形成,较为完整的刑事司法程序也闪耀着人权保障、公平正义的时代光芒。但是,刑事司法实践仍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整体水平欠佳、地区差异较大的刑事司法力量难以高效地惩治犯罪,“冤假错案”似乎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有限刑事司法资源在刑事错案上靡费益多。“杜培武”、“佘祥林”、“赵作海”们在媒体舆论中不时出现,“冤假错案”拷问着中国刑事司法体系的权威和公正。刑事错案有着特定的生存空问。特定时期的犯罪行为人反侦查能力、司法人员认知能力、证据调查能力、犯罪现场条件、法律规则、时限规定等,甚至还有刑事司法人员偏私枉法的因素,都有可能导致刑事司法活动偏离正道:或刑求逼供、或湮灭证据、或错捕人犯、或事实重构谬误,铸成错案。为了防治形形色色的刑事错案,中国当前正致力于提升刑事司法人员素质、优化刑事司法组织体制,并不断完善相关法律体制,希望以此有效治理刑事错案。在其他法治先行国家也在进行这方面的尝试:“立法者和司法者开始考虑做一系列的改变,这些改变包括:审判改革、提高司法过程的精确性和建立声称无辜者的调查委员会。”②在古代中国,虽然法律并没有以刑事错案治理为中心进行独立篇章的制度设计,也没有形成以刑事错案治理为核心的系统体制。但是,当我们透过纷繁的律法典籍、冤假错案的治理实践,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刑事错案治理法文化逻辑主线——针对刑事司法人员、当事人等的不同对象治理相结合,预防与惩戒相结合,并贯穿于主体适格、如实控告、及时侦审、依法调查、严惩违制等一系列刑事错案治理机制中。在传统中国犯罪现场勘查领域中,错案治理的法文化逻辑体现得最为全面,它具体化为一系列机制,保障了证据收集、嫌疑人缉捕、犯罪事实重构、罪责裁判等侦审活动的正确方向。
一、传统现场勘查机制脉络
中国刑事司法人员较早地摆脱了对神明裁判的盲目依赖,很早就关注犯罪现场所留之“形迹”。“对于神明裁判的衰退。学者们给予了两种解释:第一种解释认为神明裁判的衰退与证据事实有关,这种转变意味着发现案件事实的任务从神明向凡人移交。”传统中国刑事司法活动较早地重视到“凡人”的“形迹”。进而,有官员提出:“狱事莫重于大辟,大辟莫重于初情,初情莫重于检验”,认为现场勘验检查乃是整个案件“死生出入之权舆,直枉屈伸之机括”。②现场勘查一直是中国传统侦查措施中至为重要的证据采集手段,也是最为重要的综合性侦查措施。要求官吏在犯罪现场勘查必须做到迅速及时、客观真实、细致全面,并且在现场勘查活动中做到权力节制。虽然,这些规则难以避免所有的刑事错案,但它们在一定程度上防范了“冤假错案”的泛滥。
(一)封建社会早期现场勘查机制早在秦时,刑事司法人员就已经关注到勘查行为的及时性和全面性,并遵循“先静后动”的勘查规律。即使从现代现场勘查技术角度来看,它们也具有相当科学性,有效地防止了勘查人员对犯罪现场各种证据可能造成的损害,降低了错案发生几率。睡虎地秦墓竹简所留存的几则现场勘查记录——“爰书”为我们完整地再现了秦时的现场勘查活动,其中,“经死”爰书最为典型,兹以此为例进行分析:第一,重视勘查的及时性。接到“自经”案情报告以后,主管官员“即”派遣“史、牢隶臣”“抵尸所”,前往犯罪现场进行勘验诊察。到达现场以后,刑事司法人员对尸体、场所、人身、物品展开勘验、检查,以了解犯罪现场真实情况,防止先入为主的主观臆断。③第二,勘查关注证据获取的全面性。“众所周知,侦破杀人案件是一种资源密集型的侦查活动。”④命案现场勘查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刑事司法资源,需要对现场证据进行细致全面的收集,该爰书反映了这一刑事司法资源消耗的过程。通过对犯罪现场的实地勘查,司法官吏主要对以下痕迹和物证进行提取:工具痕迹,如“刃疳”、“刃央”、“穴壤”、“臬索道”等刀、剑、凿、绳等痕迹;人身痕迹,如“污血”、“瘢”、残损肢体、“矢弱(溺)”、“手迹”、“膝迹”和“足迹”等,还包括“布禅襦”和“綦履”等各种物证。@第三,勘查遵循“先静后动”的科学规律。该爰书较为清晰地反映了现场勘查的一般规则:“先静后动”,即先进行静态勘查,再进行动态勘查。在对“自经死”现场的实地勘查过程中,先不解开绳索,尸体仍悬挂原处,不变动任何现场物证,对之进行仔细勘查,查明悬挂的处所、绳索、结套方式、支点。接着,“解索”,对尸体进行翻检查探,并扩大现场勘查的范围,对现场周围进行踏勘搜索。@在勘查过程中,先外围、后中心,先环境、后尸体,对于“自经”死尸及其悬吊场所进行细致勘查。
(二)封建社会中后期现场勘查机制在宋以后的现场勘查过程中,法律对勘查要求越来越严格:不但对刑事司法官吏等勘查参与人提出了严格要求,而且对踏勘步骤和细节要求更加细致。《洗冤集录》中的相关记载为我们提供了分析的范本:其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3年1月13日四川省公安厅遴选公务员面试真题及答案解析.doc VIP
- 广东省钢琴考级指定曲目.pdf VIP
- 3.實施2015版藥典无菌实验室改造解决方案.ppt VIP
- 船舶结构与货运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pptx VIP
- [工学]画法几何及水利土建制图习题答案(2022年-2023年).pdf VIP
- 第2课 教师节快乐(核心素养教案)2025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docx
- 土壤中主要污染物及其迁移转化.ppt VIP
- SN∕T 1537-2023 进口矿产品放射性检验规程.pdf
- (牛顿第一定律练习题1.doc VIP
- 《3 学习乐谱,记录你的音乐生活》精品教案.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