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作文教学论文.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传统作文教学论文 一、在思维上“异”出新意 (一)范文求异——借优秀例文比照提升 求异思维又称发散思维、辐射思维。它沿着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关系去思考问题,去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在作文训练中我就利用这一特点借助范文进行求异训练,开阔学生思维。如写游记或参观记,多数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往往千篇一律,枯燥乏味。学生出现的这些问题,我觉得主要是求异思维不够。针对这种情况,我就提供给学生一些名家游记或参观记的文章,作为范文。如我班一名学生游览过绍兴东湖后,依据朱自清的《梅雨潭》的写法进行了创作。习作例文:来到绍兴,大家一定会想到游东湖、坐乌篷、品黄酒、看社戏。一到东湖,向西而望,只见来路像一条游龙蜿蜒曲折,在青山绿树的掩映下时隐时现。向东而望,只见四面高山环绕,中间略低。有几栋红砖绿瓦的屋子散落其中。山上碧绿苍翠,山下红花绿叶交相辉映,像一幅浓妆淡抹的油画。虽然时近中午,但旁边小草上的露珠在太阳的照射下熠熠发光。微风吹来,山上特有的香味沁人心脾,使人心旷神怡该文第一、二段仿照朱自清的《梅雨潭》第一部分移步换景的写法,文辞优美,行云流水,不愧为一篇好文。 (二)活动求异——让现场引领大放异彩 我校每年都会搞许多精彩纷呈、富有创意的活动,如合唱比赛、烧烤节等,大受孩子们欢迎。然而,我发现同一活动写出来的文章在选材、立意、构思上都如出一辙,没有新意。后来,我请教了专家后,获益匪浅——教师应该在活动现场,即时生成,现场引领,让司空见惯的常规活动独具一格、大放异彩。如五一放假前我们学校在东山湖野外拓展基地进行拓展训练。其中有一项极具挑战性的“高空抓杠”项目。我班梁同学从小就有严重的恐高症,我和陈校长再三提议让梁同学去试试。梁同学最终上去了,但到了顶端平台的时候,他恐高症发作了,虽然我们再三鼓励他,但最终还是没成功。我和教练商量后决定让梁同学原路返回。当时现场一片唏嘘,不少学生喝起倒彩来。等梁同学回到地面上之后,我板着脸问全班学生:梁同学真的失败了吗?一部分学生说是,一部分说不是。我让学生进行现场辩论。最后一生回答道,对于常人来说,抓到杠再下来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功;但梁同学患有严重的恐高症,对于他来说,能跨出第一步,他有了足够的勇气战胜了自己,这即是成功。习作例文:我爬到第10档后,紧张极了,虽然离地才十几米,但我却感觉在“三万英尺”的高空一般。一瞬间空气似乎凝固了,整个世界仿佛静止住了。我更加恐惧了,心跳加速,脸色煞白。此时的我,直想打退堂鼓。教官见状,便让我慢慢地下来。我心里五味杂陈,便从“云端”回到了“地面”。事后,老师又找我谈了心,我并没有失败,我成功了。对于常人来说,要到抓到棒跳下来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功;但对于一个从小患有恐高症的人来说,能跨出第一步,其实他已经成功了,至少,他有勇气战胜自己的不足,这即是成功。应该说,我在现场进行有效的引领之后,文章质量有了实质性的变化,心理活动描写、中心思想提炼,都值得表扬! 二、在取材上“创”出精彩 传统作文教学模式偏向于命题作文的指引,往往重形式而轻内容,学生的思维常常定格在“井底之蛙”这样一种形态。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无论是取材还是立意,布局章法还是言语文采,总是小心翼翼、千篇一律,根本谈不上个性,更算不上精彩。在校园里,虽然不少活动年复一年地进行,貌似毫无新鲜之感。其实不然,创新时时都在,新意处处都有。只要稍加留心,做个有心人,“熟视无睹”的传统活动照样能大放异彩,独具匠心。基于这一点,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努力做到轻形式而重内容,让学生在取材上“创”出精彩。 (一)另辟蹊径——让习作题材凸显创新张力 出人意料、富有创意的设计,往往能使习作材料富有新意,情节回环跌宕,曲径通幽,悬念迭起,从而写出新意。题例:《有趣的“武功”》(记一堂印象深刻的课)设计:1.教师打趣:向高人学得真功夫——“内家气功”。学生质疑打赌。2.实验演示,把自己的内功传给一个女生(下简称“内功女生”。)其他学生纷纷抢着要传输。3.一男生示意挑战“内功女生”。拿出预先准备好的一瓶矿泉水,让“内功女生”抓住瓶底部分,男生抓住瓶口,然后各自往相反的方向转动,结果男生败北。学生纳闷不解。4.揭示原因:利用轮轴能省力的知识,让“内功女生”战胜力大男生。“内功女生”抓住的是“轮”,男生抓住的是“轴”,“轮”当然能战胜“轴”啦。习作例文:老师问:“为什么李旖梦能战胜那么多高手?”有的说:“李旖梦真的有内功。”有的说:“世上究竟有没有内功?我只在武打片中见过,太不可思议啦!”王熠泽像发现新大陆似的:“因为口子是圆的,容易打滑;瓶身是方的,不太会打滑。”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老师却把头摇得像一个拨浪鼓。“你们想知道答案吗?还是先想想科学课学过的知识吧!

文档评论(0)

天星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42242001000034
认证主体四川龙斌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10100MA6ADW1H0N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