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华师一附中高中招生试题语文、数学.doc

武汉华师一附中高中招生试题语文、数学.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武汉华师一附中高中招生试卷试题语文、数学 武汉华师一附中高中招生试卷试题语文、数学 武汉华师一附中高中招生试卷试题语文、数学 武汉华师一附中高中招生试题(语文、数学) 华中师大一附中高中招生文科素质测试卷语文部分 考试时间 80 分钟,卷面满分 75 分 一、选择题( 11 分) 1、选出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书写及注音、解说全都正确的一项(2 分)答案 [ ] A、校团委、校学生会组织同学们向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尚义两县地震灾区捐钱振灾[振: 振济,用钱或衣服、粮食等救灾(难民)振,音zhèn。 ] B、 华中理工大学博导王能超教授于1998 年 3 月 15 日下午光临我校作学术报告,题为“千 古绝活割圆术”。 [光临:书面语,到达;到临(多用于嘉宾) 。莅,音lì] C、在今世,信息在不停“激增”,要学要懂的东西愈来愈令人头晕眼花,应接不暇。[目不 暇接:东西太多,眼睛看可是来。暇,音ji á] D、 1997 年 11 月 24 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第二次到华师一附中视察。在校电视演播室, 李副总理以欣赏的目光观看同学们娴熟地操作摄像机等设施。 [ 娴熟:娴熟,高雅。娴,音 xián] 2、选出以下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 3 分) A、雅琪将士用不屈的斗志和协作的团队精神化作战斗力,使得劲旅申花怏怏而归。 B、梨园绿化广场是武汉市创立山川园林城市的重要项目之一。该广场位于武昌徐东路、东 湖路、环湖路三条交通干道的交汇处。 C、 1970 年 3 月 18 日清晨,“诺曼底”号邮船在英伦海峡淹没。船上有28 名海员, 1 名女 服务员, 31 名乘客, 12 名妇女。 D、外国朋友来武汉作客,常常会盛意邀请他们品味一下汉味小吃。 3、选出文言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3 分) A、“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译文:“我和你们尽全力铲除陡峭的 大山,向来通向豫州的南部,抵达汉水北岸,能够吗?” B、斯是陋室,惟吾德罄。译文:这是简陋的房屋,不过我(住屋的人)的道德好(就不感 到简陋了)。 C、小大之狱,虽不可以察,必以情。译文:大大小小的牢狱,固然不可以一一观察,但必定按 照真相办理。 D、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译文:谁知道搜刮百姓的迫害有的好像蛇同样厉害呀。 4、选出以下文学知识判断无误的一项(3 分) A、哈尔威船长是《“诺曼底”号罹难记》中的人物。这篇小说的作者是美国作家海明威,他的代表作是《凄惨世界》 。 B、“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水鳜鱼肥” 是《渔歌子》 这首词中的名句, 作者是宋朝的张志和。 C、“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中“贾”指的是《红楼梦里所写的荣、史两家。 D、《花季 .雨季》是一部反应今世中学生生活的长篇小说,作者是郁秀。 二、填空题:( 16 分) 5。写出以下名句的下句(任选三句)。(3 分) 1)长亭外,古道边, ; 2)晴川历历汉阳树, ; 3)敏而勤学, ; 4)横眉冷对千夫指, ; 6、据传说,有一位一向看不起文官的武官和一位一向看不起武官的文官,刚巧在一次宴会 上坐到一同。武官就借行酒令出一了个春联的上联刁难文官:“两舟并行,橹速不如帆快。 ” 文官听出了武官春联中的意在言外,立刻对出下联作答: “八音齐奏,笛清难比萧和。“这副 春联中包括了四个历史人物的姓名,请你按下边的要求分类写在下边的横线上。(3 分) 答:春联中包括的文官有:; 武官有:; 三、阅读下边这篇文章,达成7-11 题。( 18 分) “若是明日我就会失掉......” (1)母亲被病魔夺支了生命,留给我巨大的悲伤和永久的遗憾。我有时会想:若是我预先 预知母亲的不幸,我必定会守在她身旁尽孝,多做些事让也高兴......但这类想象不单不可以减 轻我的悲伤,反而令我更为悲伤。 2)深夜静思,我意识到一种可怕的危险:。这类危险既可能来自人力不行抗拒的力量, 也可能来自我自己行为的结果。前者若算“天灾”,后者应属“人祸” 。我不肯再 a “失掉 后才懂得珍惜”的苦果,我相信只需有了安不忘危的b 并踊跃付出努力,“人祸”的惨剧就 能够防止,“天灾”到临也不会留下太多的愦憾。 3)健康是福。当我们健康的时候,我们应当问自己:“若是明日我就会失掉健康,我今日会如何对待自己的身体?” 在这类假定前提下, 工人们必不会再违犯劳动保护规程, 司机们 也不会再冷视交通安全法例,其余人呢, 即便不去锻炼身体, 最少也不会生活无度,伤害健康。声誉如生命般可贵, “若是明日我就会失掉声誉,我今日又会如何束自己的言行?”请 问考场舞弊的学生,请问机关行贿的干部,请问商场偷窃的小偷,请问文坛c 的作家 ..... 假如他们经常能以这类随时可能丧失声誉的危险提示自己,又何至一念之差而捧一d 怨恨 呢

文档评论(0)

188****416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