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docVIP

福建省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2.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业 教育文档 可修改 欢迎下载 PAGE 1 - 福建省仙游县郊尾中学2020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先秦时期儒家担当观开始形成,这一时期敬重君子人格,儒家典籍中有关君子的记载很多,而君子必须有担当意识。《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论语》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孟子》则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思想等。 五代十国时期,社会动荡,士大夫的担当意识有所弱化。宋代建立后,理学兴起,儒家担当观才得到进一步充实、完善。文献中较早使用“担当”一词的,是程颢、程颐两人的弟子整理的《二程遗书》。南宋时期“担当”一词不仅为理学大师使用,一般士人、大臣也广泛使用。元明时“担当”的使用更为普遍。明末东林党人顾宪成等勇于担当,不畏强权,为民请命,大胆弹劾朝中权贵。明末清初,顾炎武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责任意识是儒家担当观的核心内涵。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孔子敢于担当,奔走列国,虽饱受磨难亦不肯放弃。孟子救世心切,声称“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东晋祖逖为北伐中原,“闻鸡起舞”,中流击楫。唐代韩愈雄心勃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到宋代,理学家们积极承担匡救天下的重任,如张载评价程颢“救世之志甚诚切”,范仲淹常自诵“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明代于谦“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清代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名言为无数后人景仰。 忧患意识、君子人格、奉献精神也是儒家担当观的重要内容。孟子说“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最典型反映儒家忧患意识的,当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正因为如履薄冰的心态,君子、士人才能成就担当的责任。儒家注重培养君子人格,强调道德节操,注重担当。孟子提出“善养浩然之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正因儒家倡导君子人格,在我国古代形成了一种文死谏、武死战的优良传统。而肩负担当使命,往往要付出,甚至是生命的代价,这就需要奉献精神。岳飞英勇抗金,但由于秦桧等陷害,最终屈死风波亭。至于因劝谏而遭惩罚的事例也俯拾即是,如宋代宋敏求等人,就因犯颜直谏被罢官。 总之,宋代以后,担当精神不仅为君子、士人所接受,也渗透到社会各个层面,成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儒家担当观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对促进国家统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等发挥过积极的作用。时至今日,仍然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值得传承与借鉴。 (节选自《谈儒家担当观》,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担当观初步形成于先秦时期,此后贯穿于各个朝代,并影响至今。 B.“担当”一词最早出现于北宋,仅限理学大师们使用,当时的一般士人、大臣并不使用。 C.宋代程朱理学的诞生,改变了五代十国时期士大夫因战乱带来的担当意识变弱的局面。 D.儒家担当观内涵丰富,有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君子人格、奉献精神等。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第一段列举先秦儒家典籍中有关君子的记载,为君子须有担当意识提供例证。 B.文章按时间顺序列举孔子、孟子等事例,论证责任意识是儒家担当观的核心内涵。 C.文章从付出生命代价和直言劝谏遭贬谪正反两面论述了担当者所具有的奉献精神。 D.文章先论述了儒家担当观的发展过程,然后论述了担当观的内涵,论证结构清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如果不是程朱理学的产生和促进,担当精神就可能不会成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B.儒家担当观注重国家和社会责任,因而对国家统一和社会进步起到了重要作用。 C.担当对于中华民族精神不可或缺,当今社会依然不能忽视担当精神的教育意义。 D.如果一个人有了强烈的忧患意识,就足以说明他具有了儒家所提倡的担当精神。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你身上有个洞 张爱国 “志平,你身上有个洞。”左志平刚穿上西装要上班,母亲说,“妈给你补一下。” “哪里?”左志平翻起衣服找。母亲一手从袖口拔下一根已穿了线的针,一手撩起他的后襟:“这里。”左志平凑眼一看,果然有一条不足一厘米的划口。母亲习惯性地把针放在嘴唇上蘸了蘸,就要给他补。 “来不及了,上班了。”左志平说着将衣襟拉回来,抬腿要走。 “身上有个洞,怎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9****5087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2116031000022
认证主体仪征市思诚信息技术服务部
IP属地江苏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321081MA278RWX8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