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西民间传说故事
说豫让的故事,还得借着董安于的话茬。董安于的死,让赵家躲过一难。但是,这份仇恨并没有在赵家的心头熄灭。赵简子死后,他的私生子赵襄子接班。因为出身低贱,再加上性格平和,赵襄子没少让以智伯为首的晋国其他家族欺负。
智伯这个人在外面虽然霸道,但对待门客却是彬彬有礼、嘘寒问暖、无微不至。智伯的门客里有一位叫豫让的人,领导的关怀,让曾经饱受寄人篱下冷落的豫让深受感动。但是,霸道的智伯最终却栽倒在赵襄子的脚下。赵襄子杀死智伯之后,为了解气,用智伯的头骨做了一把酒壶也有说做成尿壶的。没想到,他的举动,激怒了逃亡的豫让。
士为知己者死。豫让一边回想智伯生前对他的好处,一边开始了他的刺杀计划。但是,豫让的运气实在太差。第一次,豫让冒充民工到晋阳宫中修厕所,好不容易等到赵襄子入厕,还没等动手,就被有心灵感应的赵襄子发现了。了解到豫让刺杀的原因后,赵襄子很赞赏豫让的这份忠义,当场就释放了他。为了保证下一次刺杀的成功,豫让残忍地选择了毁容。他全身涂满树漆,让皮肤溃烂不堪。怕被人听出口音,豫让索性吞下炭火,嗓子顿时变得嘶哑。改头换面的豫让,连妻子都不认识了。他感觉这一次刺杀有望。手持利刃的豫让躲在赵襄子经过的一座桥下,等待这报仇的时刻来临。赵襄子倒是来了,但正准备上桥时,他的坐骑却发出惊叫,赵襄子马上就明白有人要行刺。很快,桥下的豫让便被士兵捉住了。仔细分辨之下,赵襄子震惊地发现这个形如乞丐的刺客竟然是豫让。为了报仇,把自己毁坏到这种地步,赵襄子明白豫让已经是自己无法改变的死敌。从赵襄子的叹息声中,豫让知道自己已经走到了生命尽头。他恳求赵襄子脱下外套,然后挥剑连刺三下,大吼一声“智伯,我为你报仇了”,转身割喉自尽。
山西有个洪洞县,地方不大,名气不小。洪洞之所以出名,一是因为大槐树,另一个就是苏三监狱。
苏三是明朝时期山西大同人,本姓周,自小父母双亡,孤苦伶仃之际被拐卖到北京的一家苏淮妓院,苏三的名字就由此而来。经过老鸨调教,聪明的苏三很快就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再加上她天生丽质,渐渐成为妓院的头牌。
虽然身在妓院,但爱情还是降临在苏三身上。来京城赶考的公子王景隆,与苏三情投意合,耳鬓厮磨之间,度过了一段快乐的时光。半年之后,王景隆钱财散尽,窘迫中被老鸨赶出妓院。临行前,两个人立下非卿不娶非君不嫁的海誓山盟。从此之后,苏三闭门谢客。老鸨从苏三那里捞不到油水,很快就把苏三卖给山西一个马贩子。马贩子把苏三带回老家洪洞之后,没多久就被他的妻子与奸夫毒死,随后买通官府把罪名安在苏三头上。就在苏三等待秋后问斩的那段日子里,苍天突然开眼。原来,王景隆离开苏三之后,发愤苦读,第二年金榜题名,并被任命为山西巡抚。王景隆查阅苏三的案件后,发现疑点重重。经过一番查访,终于为苏三洗清冤情。
苏三的凄楚命运是令人同情的,好在剧情的意外扭转为这则悲情故事加上了一个令人快慰的结局,《苏三起解》也成了一出经典的京剧剧目。
公元前262 年,秦国攻打韩国,并且很快占领了韩国的边界城池。胆怯的韩国国君,无奈之下只好拿出上党郡向秦国求和。出乎意料的是,上党的军民却主动投靠了赵国。毕竟,作为晋国的分支,赵韩之间是那种砸断骨头连着筋的关系。为了保卫上党,赵孝成王派老将廉颇带着四十五万军队前去增援。随后,秦赵两军在长平今高平平村形成对峙。
秦军的首领白起是战国时期令各国闻风丧胆的冷血人物。廉颇和白起第一次交手就吃了败仗,从此老将高挂免战牌,硬是和白起耗了三年。时间一久,秦军几十万人马的粮草供应就有点跟不上趟了。白起很清楚,再这样耗下去,秦军的结果只能是不战自败。正在他犯难之际,秦国当时的国相范睢使出了反间计。很快,赵国的都城邯郸就流言四起,说廉颇已经老了,不是秦军的对手,秦军谁都不怕,就怕赵括。赵括是谁?我们现在都知道一句成语“纸上谈兵”,说的就是此人。秦国的反间计很奏效,赵王很快就宣赵括进宫,命他去长平指挥赵军。春风得意的赵括走马上任之后,立刻向秦军发起进攻。这下正中白起下怀,一边撤退一边把赵军一分为二,使其首尾不能相连。乱作一团的赵军渐渐困入白起早就布置好的口袋阵中,四十多天后,饥饿的赵军中已经发生人吃人的事件。殊死一搏的赵括带头突围,却惨死在秦军的乱箭之下。
赵括一死,四十万赵军的斗志也随之瓦解,很快就投降了秦军。面对如此庞大的降军,白起知道,无论是留还是放,迟早都是祸患。最终,冷酷的白起释放了二百来位未成年兵卒回去报信,其余人马全部被坑杀在长平深深的壕沟里。
自此之后,失去精锐部队的赵国再也无力与秦军抗衡。对秦国来说,能够打败最强的对手赵国,统一六国的梦想越来越成为可能。2000 年前的一步之差,让赵国错失了成为历史主角的机会。这份错失之痛,连同四十万飘荡的冤魂,至今依然是历史的后背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