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饮酒(其五)》
语文(部编版)八年级 上册
《诗词五首》
新课导入
旧时代的一些诗人,对现实不满,退居山野,避入乡村,通过对自然景物尤其是田园风光的歌咏以抒发情怀。这类诗被称为田园诗,写这类诗的诗人也就被称为田园诗人了。陶渊明就是我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田园诗人。他与最早的山水诗人南朝宋诗人谢灵运被合称为“陶谢”。听人说美味,总不如自己亲口尝一尝来得真切。今天我们就来品陶渊明《饮酒》诗之美味吧!
学习目标
1.诵读不同体裁的诗歌,体会它们不同的韵律特点。
2.结合诗人生平和诗歌创作背景,理解诗歌中寄寓的情感。
3.初步学习品析诗歌中传情达意的艺术手法。
作者介绍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他几次出仕,几次归隐,最后下决心走上归隐之路。他共创作《饮酒》诗20首,这里选的是其中的第五首。
写作背景
《饮酒》诗共20首,大约写于诗人辞去彭泽县令归隐田园之后,主要表现隐居生活的情趣。
读一读
结庐( ) 喧( ) 东篱( )
lú
xuān
lí
yōu( )然 xún( )阳
悠
浔
初读感知
根据课下注释疏通文义,并将不懂之处画出来。
原文: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结庐:构筑房舍。结,建造、构筑。庐,简陋的房屋。
人境:人聚居的地方。
尔:这样。
悠然:自得的样子。
注释:
初读感知
译文:
建造房舍在众人聚居之处,却没有车马的喧嚣。你问我为何能够这样?只要心远离尘俗,自然觉得住处僻静了。采摘菊花在东篱之下,闲适地遥望南山。
初读感知
原文: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日夕:傍晚。
相与:相伴。
注释:
山气氤氲,傍晚景色真好,飞鸟相伴归还。这其中包含着人生的许多意趣,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译文:
初读感知
精读品味
1.如何理解“而无车马喧”“心远地自偏”这两句诗?
【合作交流】因为作者心情闲适,心志高远,所以虽居闹市却觉得偏僻安静,这两句体现了作者酷爱田园生活的宁静、自由,厌恶官场的黑暗虚伪。
2.赏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合作交流】这两句诗妙手偶得,浑然天成,诗人悠闲地在篱下采菊,抬头见山,是那样怡然自得,那样超凡脱俗,以景物衬托诗人的闲适。“悠然”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心情的自得、闲适、恬淡。“见”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的随意与自然,不是有意寻求,而是不期而遇,写出了作者心与自然的会意和亲近。
精读品味
3.“悠然”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境?能否将“见”改为“望”?
【合作交流】“悠然”写出了作者那种恬淡闲适、对生活无所求的心境。将“见”改为“望”不好。“见”字表现了诗人看山不是有意之为,而是采菊时,无意间,山入眼帘。
4.分析最后两句诗的含义。
【合作交流】这两句是全诗的总结,点明诗歌主旨。“此中”指此时此地的情和境,也指隐居生活。“真意”指诗人从自然与人的和谐景象中悟到的自然意趣,它包含了大自然淡泊闲逸、自由随性、各有所归的意趣,也包含了物我合一、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意趣。
5.诗人既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为何“而无车马喧”呢?
【合作交流】这里的“车马喧”并非指平时老百姓来来往往干活的车马发出的喧闹声,而应指上层人士之间的交往,“而无车马喧”是因为诗人疏远了奔逐于俗世的车马客,看淡了权力、地位、财富、荣誉等。
小结
本诗通过对田园生活中自然景物的描写,表现了诗人远离世俗、悠然自得的心境,反映出诗人厌恶官场,决心归隐、超脱世俗的人生追求。
小结
本诗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全诗融说理、抒情、写景于一体,语言貌似平淡,却意味深长、诗意盎然,朴素而形象地反映了陶渊明归隐后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
朴素淳厚,寓情于景,意境深远。
感谢各位的聆听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 上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9届九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1 祖国 我亲爱的祖国 脉络梳理及表达的情感课件.pptx
- 2019届九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1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象征手法的运用课件.pptx
- 2019届九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1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课件.pptx
- 2019届九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2 梅岭三章 脉络梳理及表达的情感课件.pptx
- 2019届九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4 海燕 课件.ppt
- 2019届九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4 海燕 脉络梳理及表达的情感课件.ppt
- 2019届九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4 海燕 象征及修辞手法的运用课件.pptx
- 2019届九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5 孔乙己 课件.ppt
- 2019届九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5 孔乙己 脉络梳理及表达的情感课件.ppt
- 2019届九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5 孔乙己 中的人物形象分析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