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docxVIP

分析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 ? ? 分析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 ? ? ? ? ? ? ? ? ? ? ? ? ? ? ? ? ? ? 关键词: 临床价值 功能性消化不良 半夏泻心汤加减 效果 功能性消化不良为消化系统常见疾病,表现为胃和十二指肠功能紊乱,出现餐后饱胀、早饱、上腹痛及上腹灼热,可伴有恶心、呕吐、嗳气、反酸、食欲不振等症状。本病易反复发作,病程缠绵,给患者的正常生活带来极大困扰。常规西医治疗采用促消化、促进胃肠动力及抑制胃酸分泌等治疗方法,效果有限,无法根治。中医认为,本病虚实寒热错杂,脾胃运化代谢功能失常,治疗的重点在于健脾化湿、调畅气机、散结消痞[1]。本研究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获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具体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消化内科治疗的12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男33例,女27例,年龄22-78岁,平均年龄(43.1+5.3)岁,病程1-7年;对照组60例,男31例,女29例,年龄19-82岁,平均年龄(42.8+4.6)岁,病程1-9年;所有患者均符合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功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断标准以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痞满、寒热错杂证的诊断标准;排除其他胃部疾病及合并血管、肝肾等严重疾病者;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症状表现、病程等无显著差异,可进行对比分析。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成都康弘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5mg/次,3次/d,于三餐前口服。观察组服用半夏泻心汤加减,药用姜半夏10g、干姜4、黄连6g、黄芩8g、砂仁6g、厚朴10g、白蔻仁10g、薏苡仁30g、太子参15g、炙甘草6g、大枣10枚。每日1剂,水煎2次,取汁300ml,分早晚2次服用。随症加减:脘腹疼痛甚者加延胡索10g、白芍10g;腹胀、嗳气者加枳实10g、厚朴10g;纳呆者加焦三仙10g;神疲乏力、大便稀溏者加山药10g、白术10g、茯苓10g;便秘者加大黄6g、郁李仁10g、火麻仁10g;饮食喜温恶凉、胃寒欲呕、舌苔白腻者,重用炮姜,酌加附子6g、吴茱萸10g、苍术10g、陈皮10g[2]。10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评价疗效。 1.3 疗效判断标准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相关标准判定。将本病治疗前上腹部疼痛或不适、上腹胀、餐后早饱、嗳气4项主要症状按无或消失、轻、中、重分别记0、2、4、6分,用治疗前症状总积分减去治疗后症状总积分,除以治疗前症状总积分,再乘以100%即为疗效指数[3]。痊愈: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疗效指数≥95%;显效: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疗效指数位于70%-95%之间;有效:症状及体征有所改善,疗效指数在30%-70%之间;无效:症状及体征无明显好转,疗效指数<30%。 1.4 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13.0版,组间计量数据采用(x+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见表1。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表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比较,见表2。观察组治疗后脘腹痞满、脘腹疼痛、纳呆、呕吐反酸、嗳气等中医症候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与#相比,P<0.05。 表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分,x+s) 2.3 两组患者复发情况比较。经过6个月-1年随访,观察组复发2例,复发率为3.33%;对照组复发8例,复发率为13.33%;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半夏泻心汤为《伤寒论》名方,治心下痞满。本研究在半夏泻心汤基础上加减,辛开苦降、寒热并用,理中焦气机,恢复脾胃运化水谷及水液功能。方中半夏为君,和胃降逆止呕;干姜散寒止呕,合半夏温中散寒止呕,标本兼顾;黄芩、黄连泄热燥湿;太子参、炙甘草、大枣甘温补虚,益气和中[4]。姜夏辛温开散,芩连苦寒降泄,辛开苦降,恢复脾胃升降气机;同时,寒温并用,阴阳同调;姜夏芩连复中土气机,参枣草甘温补虚,助中土不足之体,攻补兼施,体用兼顾[5]。在此基础上,辅以砂仁、厚朴、白蔻仁、薏苡仁理气化湿、消痞宽中。全方阴阳平衡、升降协调,驱邪扶正,共奏健脾理气,降逆止呕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本方能明显改善胃动力障碍,调整胃肠节律的紊乱[6]。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

文档评论(0)

科技之佳文库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科技赋能未来,创新改变生活!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1073104000017
认证主体重庆有云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重庆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0010832176858X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