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短小的民间故事三则
曾经有一段时期,几乎走进任何一间食肆、商店都可以在门口或者收银处看到大大小小招财猫的踪影。起初我以为招财猫只是从日本传过来的另一种新兴玩意,殊不知原来招财猫的历史比哆啦A梦还要悠久得多。
招财猫的由来有二,其中之一是得到普遍日本人认同的:话说江户时代在世田谷有一座很荒凉的寺院“弘德寺”,寺院的法师非常爱猫,即使每天自己三餐不继,他也必先把可以吃的东西喂给他的猫儿。
但是有一天,终于山穷水尽,连他的猫都没有东西可以吃了,法师痛心地抚摸猫儿,向它说道:“我真的别无他法了,你有办法吗?”才说完,猫儿便跑了出去。
第二天,德川幕府的大臣井伊直考路经寺院,刚好遇着雷雨,他走到一旁躲避,这时候,他竟然看到一只猫咪在寺院门口不断向他招手,他好奇地走过去,忽然砰一声,先前他避雨的地方被雷电击中,树倒地裂。
他认为是寺院的猫救了他,从此便对寺院给予照顾,法师和他的猫终于可以过着温饱生活。井伊直考死后,法师还以他的法号把弘德寺改名为豪德寺。
不过我比较喜欢另一个传说:江户时代有一望族越后屋,本来家道昌盛,但到了少主经营的时候,由于他只顾赌博和跟他的爱猫小玉玩耍,荒废事业,终于散尽家财,债主临门,甚至把他住屋的窗和门都拆走偿债。
少主的管家劝他振作,但少主漫不经心地说:“没钱?叫小玉去给我找便是了。”他的猫儿小玉听了,立即向屋外跑。一天后,它竟然真的衔着一枚金币回来,少主立即拿金币去赌博。连续十几天,只要他没钱,小玉总会带回金币。
少主就想,如果跟着它,便知道金币藏处,以后就不用愁了。他跟着小玉,见它走进一寺庙,然后默默祷告:“请继续拿走我的毛、我的肉、我的血以换取金币……”少主知错和后悔已经太迟,小玉消失了,地上只余下三枚以忠心和生命换来的金币。
六子”在家中兄弟中排行老六。六子不傻,在村中与人侃起来,也头头是道,真就能高谈阔论一番。六子不太勤快,奔三十了才娶上媳妇,这媳妇倒是不丑,就是有点缺心眼儿。六子好福气了,媳妇为他不多不少生了一对龙凤胎。六子理应好好干,把甜美的小日子过好。
可六子就是过日子没算计,媳妇好吃懒惰,他也不思进取,两孩子要钱用,积蓄只出不进,好景自然不长。六子种地,别人种的豆子出了,他的刚下地,别人忙着锄草,他整天睡觉,可到了秋天,人家收粮,他收草。兄弟们没少数落六子,劝他好好干,孩子都要上学了,可他还是带听不听。时间长了,兄弟们就没人愿意管他,因为他借了很多钱,都是只借不还。六子也打过工,挣了些钱,他媳妇尽是使劲地花,村子来卖啥的她就买啥,过日子不知道节俭,日子一天不如一天。去年,不知怎么弄的,家里又失了火,日子自然是雪上加霜,要柴没柴,要米没米,傻媳妇倒是忠贞,死也不离婚。就算六子说:“我一个人更好,自己吃饱了,全家不饿。”六子眼看就四十岁的人了,还不立事,不光兄弟跟他愁,连村里人都为他愁,可帮得了一时,帮不了一世,常了也没人管他们家。懒惰过穷日子,怨不得别人,谁都知道这个理儿。六子那俩活蹦乱跳的孩子真是可怜,摊上这样的父母真是苦啊!同样是父母,六子咋就不心疼呢?我曾想开导开导六子,可他真是油盐不进的主儿,姐姐说我可别闲的了,我就犹豫了。现在想来有点后悔,不试试怎么知道有没有效果呢!
后来,我搬到县城居住,很少听起六子的事儿。今年春天,姐姐来提起了六子,说他给哥哥打电话,要哥哥来接孩子,要是不来接,就饿死了。而且理直气壮地挂了电话,哥无法,只好接了孩子。如今的六子,只能靠村上发的救济粮过活。六子是我见到过的最懒惰的人,现在政策多好,只要人勤快,就能过好日子。幸福自然不用说,村中大瓦房一个劲地起,都是精装修,绝不比城里的楼房差,可六子还住在低矮的泥草房中,过着他因懒惰而穷苦的日子。
李白是唐朝大诗人,号青莲居士,被称为“诗仙”。但他小时候也曾不爱学习。
有一天,李白在做功课,外面来了一群小朋友,李白想:“反正做不完,出去玩一会儿再说。”于是,他就从窗户爬出去了。师父发现了,叹息道 :“哎,孺子怎么不可教也!尽管聪明,一点就通,可惜心不在学习上面啊。”于是,有一位师弟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练武的时间到了,李白依旧心不在焉。趁师父不注意,李白朝伙伴们做了一个鬼脸,伙伴们忍不住笑起来了,师父见了,一掌就把李白打倒在地,不容李白解释,师父就撵走了这恨铁不成钢的徒弟。
李白想:“我也不想学,师父也不喜欢我,算了回家。”伙伴们都在挽留他,你一句我一句,可是李白两耳如同生锈根本听不进去,眼睁睁地看着李白收拾行李走了。其实这一切都在师父的安排之中。师父把这一切的后果都交给了一个老奶奶去处理了。
李白在回家的路上,口渴了,看到前面有个亭子,就绕进去了,问:“老奶奶,可不可以给我一碗水喝。”老奶奶说: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