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有趣的民间故事.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藏族有趣的民间故事 这是一则传统吉祥图案当中的故事,藏语音译为“吞巴奔西” ,“吞巴”为和好、亲睦、谐和之意,“奔西”是四兄弟之意。人们都非常喜爱它。但要想知其所以然,必先引述它的历史传说才行。 从前,在一个叫作哥西的地方,有一处静谧的茂密森林。鹧鸪、兔子、猴子和大象在那里和睦而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一时,这四个动物觉得在它们和平幸福的基础上应该为世人做一个敬老互助的好榜样。为此,它们当中谁年长,谁年幼,做了个集体研究。 首先,鹧鸪指着一棵耶珠达树菩提树,叫大家说出是什么时候第一次看到它的。大象说:“我第一次路过这儿时,看见这棵树同我的身体一般高。” 猴子说:“我到这地方时,它同我一样高。” 兔子说:“我到这儿时这棵树才长出两片叶子,我还舔了叶子上面的露水呢!” 最后鹧鸪说:“我吃了这棵树的种子,并与屎一同拉出来后才长出了它。” 这样,它们各自诚实地讲出了自己的来历后,知道了长幼秩序。因此,它们更加和睦友善,尊长爱幼。甚至走路的时候,猴子骑在大象的背上,而兔子骑在猴子身上,鹧鸪又骑在兔子身上,真正做到了为世人树立尊敬年长者的榜样。在它们的道德感召下,哥西雨水充裕、五谷丰收、畜草茂盛,洋溢出吉祥之兆。这时,哥西的国王和臣民们都各自说这等幸福来自于自己的福德,但究竟来自谁的福儿德,众口不一。为了明确这事,他们决定向这里的一位仙人讨教。这位仙人说:“这不是国王的福德,也不是众臣的,更不是平民百姓的,而是这里一处茂密森林中生活的某四种动物的道化所致。”当他如实地讲完这事的来龙去脉后,大家都相信他讲的故事,并以“和睦四兄弟”作为了榜样。这个情景感动了帝释天王,他赞颂道:“有礼有爱,深居密林, 鹧鸪圣道,显于各世。” 由于这个传说的道德因素,“和睦四兄弟”不仅在壁画、卡垫、柜子上图画或雕刻,甚至在金银铜器上也以精细不同的程度来雕饰。这种喜爱,不仅仅是为了美丽的装饰,也是自己和周围的家家户户都想求得像“和睦四兄弟”一样的吉祥、幸福。在文学和民间故事当中也以“和睦四兄弟”作为比喻,提倡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夫妻及亲朋好友间和睦相处,互帮互助。只有这样做,大家才能一切如愿。这种栩栩如生的表达,也就更具有吸引住大家心弦的能力了。 在这儿我也是通过这几则故事寄托了对和平的向往。现如今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都充斥着战争和疾苦,纷争层出不穷,其实说到底也就是为了那点利益,所谓的民族自尊心等都是建立在物质等利益之上,最终让百姓妻离子散,受尽艰辛。每当从电视看到这些画面,不免让我会觉得自己还是很幸福的,至少,我有个温暖的家。 一个漂亮而真诚的藏族姑娘曲珍拉姆爱上了猎人道登,曲珍拉姆和道登属于俩个不同的部落,这俩个部落的酋长前辈结下过世仇,俩个部落之间经常打仗。曲珍拉姆的后母是个非常狠毒藏族女人,她千方百计地破坏这一对青年男女的 关系。几经陷害,都没有得逞。最后,他指示自己的亲儿子设计杀害了勇敢的青年猎人道登,可是在族人为猎人道登举行火化葬礼的时候,怎么也烧不化道登的尸体。藏族姑娘曲珍拉姆不顾一切的前去送葬,看到这个情景,毅然脱衣跳进火堆中,这一对情人立刻焚化成灰烬。 狠毒的后妈还不让他们俩埋在一起,硬把骨灰分成俩半埋在大河的俩岸上。但是,刚埋下河岸上就长出俩棵大树,这俩株大树跨过河岸,合抱在一起。狠心的藏族女人又命令把大树连根拔起,烧成灰,到进河里让洪水冲走了。一部分大树的灰沿大河流淌到汉人地区,变成了茶树,一部分大树的灰沿大河流淌到藏民地区,变成了盐湖。从此,藏民吃饭的时候,总是离不开茶和盐。以后,藏族人们永远离不开茶和盐,人们永远忘记不了这一对忠贞相爱的青年恋人。 阿古登巴在西藏是位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智慧人物,类似于新疆的阿凡提,在笃信佛教的藏民心中他甚至是弘扬佛法的智 慧菩萨的化身。西藏民间流传着许多他的故事,讲他如何抓住富人贪婪、吝啬、好色、愚蠢的弱点,运用智谋巧妙地施以惩罚。阿古登巴最爱捉弄的是大喇嘛、宗本 “宗”是略大于县的行政区划、领主、商人、富翁。这些故事里包含了“为富不仁”、“无商不奸”的传统思想,也寄托了旧西藏广大农奴的精神复仇。 阿古登巴在历史上实有其人,他出生在日喀则地区的江孜县,原是贵族庄园主陆卓代瓦家的农奴。那个庄园主是欺压农奴、 鱼肉乡民的恶魔。阿古登巴利用计谋把他骗到雅鲁藏布江淹死了,然后逃离家乡流浪四方。家乡的人们为了纪念他,在他原住的小石屋处盖了一座四方形的佛塔。传 说好人绕佛塔一圈,边转边祈祷,就会得到幸福;坏人一看到佛塔,就会心口发疼。 现在前藏拉萨、山南一带后藏日喀则一带都流传有许 多阿古登巴见义智为、打抱不平的故事。我想这么多故事集中 到他名下应该是“箭垛效应”在起作用。因为阿古登巴聪明机智,所以人们把

文档评论(0)

180****8756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盛世风云(深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陕西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0300069269024M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