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24张.pptVIP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24张.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 1.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 三.商鞅变法 战国七雄实力比较 商鞅变法的性质和结局: 性质:商鞅变法的实质是地主阶级发动的一个比较彻底的封建性质的改革。 结局: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秦惠王即位,“宗室多怨鞅”以至于商鞅被害。但是由于变法内容顺应了封建制的发展和历史趋势,加上新法已经推行18年,“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所以商鞅虽死,“秦法未败”。 * 2.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 ①铁农具: 春秋时期 ②牛耕: 春秋出现,战国推广 ③意义: 标志着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 假如你要进行劳动,你会选用哪种工具耕作?为什么? 铁器 木器 石器 特 点 材 料 廉价、硬度不够、不耐用 铜珍贵、较少用于农业生产 质地坚硬,耐用,储藏丰富 pass pass 思考:假如你是当时的农民,你会选用哪种材料的工具进行生产? 骨器 青铜器 铁器 石器 返回 牛耕 人力 你选用哪种动力? 畜力: 农耕技术进步 说一说:铁器牛耕应用于农业生产有何作用? 答: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农业生产。 春秋时期,很多人都以“牛”、“耕” 为自己的名字 孔丘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 另一弟子叫冉伯牛,名耕。 晋国有个大力士叫牛耕。 返回 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1、铁农具 春秋时期,开始广泛使用铁农具 战国时期,使用范围扩大 2、牛耕 春秋末年,已经使用牛耕 战国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 提高生产效率 作用: 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改变了原来的生产方式 耕作技术的进步 返回 想一想:西周时期,人们使用简单的木石工具进行生产,你知道他们怎样完成繁重的生产任务吗? (弊端:奴隶没有劳动果实,所以也没有生产积极性) (出现原因: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使个体生产成为可能) 奴隶集体耕种 出租给农民个体耕种 公作 分地 则速 则迟 奴隶 农民 开明的奴隶主 地主 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迟也.” ——《吕氏春秋》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千耦其耘”到“分地则速”的现象,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地主阶级的兴起 B、铁器和牛耕的推广 C、各国竞相改革的风潮 D、各种思想涌现 1.原来500人耕种的土地,现在只需300人就足够了,余下200人我该让他们做些什么呢?我可不想让他们白吃饭不干活。 2.哈,我现在有两种土地,一部分是公田,是交纳贡赋的;另一部分嘛,不让上面知道,就全都是我自己的了(私田)。我该怎么做才能从这些土地中获取更多的好处呢? 3. 我可是越来越富有了!但是私田面积越来越大,奴隶们劳动强度更大了。他们怠工,干活都隐藏力气,不肯卖力干活。这可是大大影响了我的收成,而且田地广阔,管理起来真有点儿力不从心。 4.这下我可省心了!奴隶们很高兴,他们一家一户卖力地干了起来,平均每亩地要多收三五斗呢! 一个奴隶主的烦恼 我是一个奴隶主,受封300亩地。 役使奴隶500个, 纳贡上千斗。 剩余不够我挥霍,日子长悠悠。 铁器牛耕初推广,正是好时候。 大家帮我想一想,如何更享受。 我虽然已经成为大地主,但是,我的所有土地都是非法的。我是吃不好,睡不好,时刻担心土地变没了。我急切盼望着私田的合法化! 二、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政治变革) 一个开明奴隶主的烦恼 我是一个开明奴隶主,受封400亩。 出租土地很多处,收租也无数。 但,溥(Pǔ)天之下是王土,土地非私有。 谁把制度改一改,保护我财富? 改革背景:1、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新兴地主阶级要维护自己的经济利益。 --------变法顺应历史潮流 2、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的现实压力 --------变法的必要性 竟相改革的时代风潮 魏国——李悝 楚国——吴起 韩国——申不害 齐国——邹忌 邹忌 吴起 李悝 申不害 商鞅 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 1. 时间: 2. 人物: 4. 内容: 公元前356年 商鞅(在秦孝公支持下) 3. 目的: 富国强兵 5. 意义: 对后世行政制度影响最深远 核心内容 损害了旧贵族利益 什伍连坐 重农抑商 兵强 加强中央集权 国富 编制户口,加强刑罚 奖励生产 奖励军功 承认土地私有 推行县制 统一度量衡 确立了封建统治 商鞅将全国人口,按照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编定户籍,规定一家有罪,九家检举,否则十家连坐。并严格规定,犯法而不告发的要处以腰斩;告发者同斩敌者一样受赏。 秦国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