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就业形势与就业观念.pptx

  1. 1、本文档共10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就业形势与就业观念; 【内容提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高等学校的持续扩招,我国的 大学生就业制度也经历了国家统包统分、过渡性的改革到当前的双向选择及自主择业几个 阶段,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日趋凸显。本章主要介绍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以及大 学生应如何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知识目标】   ① 了解当前的大学生就业形势;   ② 理解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对就业的重要性。 【能力目标】   ① 能认清就业形势,并根据就业形势灵活就业;   ②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避免就业误区。; 第一节 当前的大学生就业形势;   1.第三产业成为增加就业的主要途径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二、三产业从业人员逐年攀升。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起,第三 产业劳动力不管是绝对数还是增长速度都高于第二产业,尤其是批发零售、餐饮业、社会 服务业等行业增长较快。这些劳动密集型行业蕴藏着吸纳劳动力的巨大潜力,在新的时期, 第三产业将持续成为增加就业的主要途径。;   2.非公有制经济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   近年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与此同时,从业人员也出现相同现象,即公有制从业 人员日渐减少,非公有制从业人员大幅增长,就业结构发生较大变化。随着个体、私营企业 的不断壮大,非公有制经济将继续成为今后就业者选择的重要渠道,成为增加国家就业机 会的新增长点。;   3.劳动力逐渐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聚集   从制造业的发展趋势来看,劳动密集型的传统行业仍然是吸纳劳动力的主要行业,但 传统行业从业人员比重不断下降,而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劳动力比重持续攀升,劳动 力从传统行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聚集。近年来,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劳动力数量 出现增长趋势。; 二、 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   (一) 客观形势   1.毕业生数量大幅增长   近些年,高校的持续扩招使高校毕业人数逐年递增,毕业生供需矛盾突出成为大学生 就业时面临的严峻问题。2001年突破100万,2004年突破200万,2005年突破300万, 2007年突破400万,2008年突破500万,2011年突破600万,2016年突破700万……这是 新世纪以来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的一组关键数字。;;   2.我国经济发展新增的就业岗位极其有限   据统计,2011年毕业的大学生中,有近57万人处于失业状态,10多万人选择“啃老”, 全年通过经济增长能够提供的新增就业岗位总数仅约为1200万个,而需要就业的人员总 数超过2500万人;2012年,全年通过经济增长能够提供的工业和服务业新增就业岗位突 破2500万个,但城镇需要安排的就业人数就达到2500万,还有900~1000万的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转移就业,因此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3.应届毕业生不受青睐   近年来,部分企业出于工作效率及员工培训成本等方面的考虑,很少招收应届毕业生。 一方面,应届毕业生工作经验不足,无法独立完成工作,需花费较高的培训成本;另一方 面,应届大学生的工作心态不稳定,频繁跳槽,流失率高,可能给企业带来损失。;   4.热门专业人才过剩   很多大学生在入学选择专业时,往往热衷于高薪行业的相关专业,这就造成这些热门 专业的学生数量增多。同时,一些具有专业特色的高校为追求综合发展,纷纷开设热门专 业,使得热门专业的人才供大于求。而一些高校部分专业的教学资源不足,???师水平有限, 造成这些热门专业的学生知识技能不精,缺乏市场竞争力,从而无法在热门行业中脱颖而 出,求得理想的职业。;   5.就业机会不均等   当前,大学生是通过“自主择业”“竞争择业”等途径来实现自身就业的。由于就业市 场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而“自主择业”又存在着激烈的竞争,一些地区的“关系就业”成 为普遍存在的现象。这干扰了就业市场“公平、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造成虽然具有 同等教育程度,但就业机会却常常因为家庭、经济背景、地域差异和名校效应而大有不 同的现象。;   (二) 主观因素   1.过分强调专业对口   有些大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情有独钟,认为职业必须与所学的专业对口,过分地强 调学以致用。具体表现:为寻找职业时优先考虑是否与所学专业对口,择业局限性大,因而 往往遭遇失败;若从事职业与专业不对口,就觉得不理想、不踏实,上岗缺乏干劲。;   2.期望不合时宜   有些大学生认为自己历经“十年寒窗”,有知识、有能力、懂技术,择业时热衷寻找较为 稳定、经济收入较高、地域条件较好、环境舒适的“实惠”企业,而事实上,他们的知识技能 还远不能达到所期望职业的现实要求,因此出现“高不成,低不??”的现象。;   3.安于舒适,不愿到艰苦的地方就业   有些大学生出生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执着仅一次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