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DSM-5诊断条目的改变体现了近些年来对于精神疾病观念的变化,由于双相障碍谱系与精分谱系在症状、家族史及遗传学的联系,以及双相障碍和抑郁障碍在治疗选择、预后上的差异,所以将双相障碍谱系单独从心境障碍中独立出来。 * DSM-5诊断标准A:有一段明显的异常并且持续高涨或易激惹和活动和精力增加,持续至少1周,每天的大多数时间,几乎每天都存在 (如需住院则没有时间限制)。 在诊断标准A中新增了一项核心症状:“明显异常的活动和精力增加”。即“明显异常的心境高涨或易激惹”和“明显异常的活动和精力增加”两者都必须存在。 此修订并不算是重大变化,在DSM-IV的诊断标准B中,“活动和精力增加”也是7项症状之一,在最新版DSM-5中提高了“活动和精力增加”的重要性。 BRIDGE研究中将心境高涨、易激惹和活动/精力增加作为三条核心症状对纳入的双相患者进行了分析。这张图可以看到,在仅存在核心症状“易激惹”时,患者具有的轻躁狂症状中位数为2个;在仅存在核心症状“活动/精力增加”时,患者具有的轻躁狂症状中位数为3个;在仅存在核心症状“心境高涨”时,患者具有的轻躁狂症状中位数也是3个;…… 从现状分析可以看到,“活动/精力增加”症壮对于双相诊断具有与“心境高涨”同等重要的地位。 DSM-5的修订原则 临床应用最优化 以研究证据为指导 保持前版本的连续性 在DSM-IV与DSM-5之间的变更程度方面避免存在制约因素 在制定DSM-IV的时候,为了提高诊断的一致性,方便医生同行交流和进行研究,采用类别模式(category diagnosis)划分诊断,不同诊断的分界很清晰,但这样的划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下: 很多患者的症状表现不符合某个特定的诊断标准要求,所以被划分到NOS类别中; 很多患者存在共病的问题,最常见的就是焦虑和物质滥用共病等,因不同时间表现不同,而被医生诊断为不同疾病; 很多患者的症状是是同时符合多个诊断的诊断标准,为了研究方便,就导致一些新类别的疾病出现,比如分裂情感性障碍、混合发作; 这种类别系统的仅仅是根据症状不同而划分的,不是基于病因学或生物标记物,这样就导致许多人质疑这种诊断系统的科学性。 在进行DSM-IV的修订时,考虑到上述存在的一些缺陷,DSM-5第一版将会在早期尝试运用谱和维度来定义心理疾病,但是不会完全放弃原有的类别系统,大体上保留了DSM-IV中的类别分类。不过,它将成为一个有生命的文档,随科学证据而得到不断更新。DSM-5面世后,精神病学领域的研究者有望就诊断谱系和维度进行一些实验研究。 * * * * * * Long-term Frequency of Depressive Symptoms (Percent of Follow-up Weeks) These data are based on a mean 12.8-year follow-up of 146 patients with Research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bipolar I disorder, who entered 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 Collaborative Depression Study from 1978 to 1981 Patients were symptomatic approximately half the time Symptoms of depression were observed one-third of the time Symptoms of depression were approximately 3 times more frequent than symptoms of mania or hypomania (32% vs 9% of the time, respectively), and 5 times more frequent than cycling/mixed symptoms (5.9% of time) Judd et al. Arch Gen Psychiatry. 2002; 59:530-537. * * 双相障碍的治疗需要遵循长期治疗的原则,主要分为急性期、巩固期和维持期。这张表格中明确列出了各个期别的治疗目标和治疗时间。 对于急性期患者,治疗目标是控制症状、缩短病程和预防复燃或恶化,治疗时间为6-8周;巩固期的患者以防止症状复燃、促进社会功能恢复为目标,其中以抑郁症状为主的患者治疗时间至少为4-6个月,以躁狂症状为主的患者治疗时间至少2-3个月;在维持治疗阶段,防止患者复发、维持患者良好的社会功能,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这个阶段的主要治疗目标,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