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蚕记小学作文.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养蚕记小学作文 这个月,科学老师让我们观察蚕的生长,邻桌的同学送了我十条蚁蚕,这是我第一次养蚕,面对眼前这些黑乎乎、干巴巴的小东西,我的内心十分好奇。 我找来一个全透明、带洞眼的塑料盒,在底部铺上两层洁白的纸巾,然后用羽毛轻柔地把蚕宝宝挑到桑叶上,再把桑叶放置在纸巾上,算是给它们安了家。 一开始我总担心养不活它们,于是每隔一会儿就跑过去看一下。我趴在茶几上,屏着呼吸,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盯着,终于看到小家伙们动了,这才放下心来。我还用粘土做了一个软软的小枕头,想让它们累的时候爬上去休息一下。 每天清晨,我起床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蚕,看着它们一天天地长胖,我的心里乐滋滋的。我帮它们打扫“屋子”,给它们换上新鲜的叶子,顺便再摸摸它们白白胖胖的身体。可爱的蚕宝宝,看上去肉嘟嘟的,摸起来软软的,凉凉的,我不敢用力,生怕把它们捏断了。爸爸建议我把蚕放在手臂内侧,然后闭上眼,仔细体会一下它蠕动的感觉,可是我不敢。我喜欢聆听它们吃桑叶的声音,“沙沙沙——”,就像下雨的声音一样。 最头疼的事就是找桑叶。我们全家出动四处寻讨,有的是同学送的,有的是妈妈网上买的,还有的是外公爬树摘的。一开始,桑叶不够嫩,小蚕们啃不动;后来呢,桑叶不够吃,宝宝们食量太惊人了。前天,有三条蚕不小心吃了沾有农药的桑叶,吐了一大摊黄水,可把我急坏了,害怕它们会撑不下去。幸好它们很坚强,难受了一阵后,又“生机勃勃”了。 经过几次蜕皮之后,蚕宝宝已经到了五龄,接下来该是结茧的时候了。它们的身体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全身雪白光滑,到又黄又皱,半透明,并且整个身躯缩短了很多。它们不再进食,昂头翘尾,左顾右盼,开始不分昼夜地吐起丝来。“春蚕到死丝方尽”,我这才深深体会到这句诗的意味。蚕宝宝真是伟大的建筑师,它们不用图纸,只要几个支点,就织出了椭圆形的茧,黄色的、绿色的、粉色的……那么紧密,那么精致,简直太神奇了! 我小心翼翼地把蚕茧托在手心,尽管看不见里面在发生什么,但我满怀期待地守侯着,等着蚕蛾破茧而出的那一天。 以前,我并不怎么喜欢蚕儿,在我眼中,它只知道吃了睡,睡了吃,整天懒洋洋地,样子长得也不怎么好看。今年春天,我见同学们都买了蚕,我感到很有趣,就也买了几只玩儿。 刚买下来的蚕像米粒一般大小,全身黑乎乎的。经过我几天的培养,蚕儿长大了许多。身上长有许许多多的黑点儿。它的鼻子高高昂起,嘴前的一双双“钳子”正把桑叶弄碎后送进嘴中,还不时摆动身子,装出一副不可一世的样子。每一次换桑叶的时候,我都会小心翼翼地拿出被它们咬得七零八落的干叶子,把它丢掉,然后换上新鲜而又美味的桑叶。有时,我竟会害怕自己的不小心举动,会把蚕儿连同桑叶丢掉。渐渐地,我对养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又买了几条蚕儿来养。 于是,我每天回到宿舍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观察一下蚕儿,发现它长大了一点,我就十分高兴。顺便再给它们吃个够,让它们快快长大。我发现蚕儿拉下来的坨坨不是黑色的,而是一种极深的绿色,我想这和蚕儿吃桑叶有关吧! 蚕宝宝吃桑叶的时候十分有趣,它们为了能更好地吃到桑叶,有时还会采用“倒挂金钩”的方法:蚕儿先用自己的小脚紧紧地抱住桑叶的边缘,嘴朝上,倒悬身子,贪婪地吃着,蚕儿还有一个特点:它会蜕皮。蚕儿蜕皮时会不断的收缩身体,最后将尾巴用力地甩来甩去。它的这种动作要重复十多次,皮才能完完全全地蜕下来。 时间总是匆匆忙忙地过去。一只只春蚕早已蜕变成蛾,与大自然融合在一起了,可它们留下的蚕茧却被我们织成了东暖夏凉的衣被。它们为我们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却不问我们索要什么。这时我想起了高尔基所说的一句话:“给”永远比“拿”愉快。那些春蚕不正是我们要学习的吗? 点评: 小作者观察仔细,感受深刻,能从小事中悟出大道理。叙事过程耐人寻味,习作语言清新有趣,是一篇富有童趣的文章。 养蚕.记得是上个学期,我养了十七条蚕,其中有条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十七条蚕都是我同学给我的。一开始,蚕只有2厘米的样子,蚕身子是一段一段的,最后一段上头有个角,每段下头都有一对腿,腿末尾有一个淡绿色的吸盘,头上长了一对小小的黑眼睛。有一次,给蚕吃桑叶时出了一件事,我也象以前一样,把桑叶剪成一片2平方厘米的片片,给蚕吃了。 它一小口一小口的吃了,不一会儿就吃完了,我又看见一只吃得饱饱的蚕慢慢的.抬起头,小小的眼睛打量着我,仿佛在说:“主人啊!谢谢你,天天让我们吃得饱饱的!”第二天,我再看,有一只蚕一动也不动,然后就开始拉稀,啊,它生病了!我把妈妈叫来,她一看就说:“生病了?!”“知道!”我说,“怎么办?”“快!把它放到别的地方去!”妈妈说。“为什么?”我问。“因为它的病会染给其它的蚕!”“知道了!”于是我马上就拿

文档评论(0)

180****8756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盛世风云(深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陕西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0300069269024M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