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三节土壤性质土壤学.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第三节土壤性质土壤学;1、矿物质的粒级划分 1)粒级的概念 (1)土粒:土壤固相部分的矿物颗粒; (2):大小、形状不同的土粒单个地存在于土壤中称为单粒; (3)复粒:大小、形状不同的土粒相互粘结成一聚集体称为复粒。 (4)粒级:将粒径大小相近,性质相似的土粒归为一类,称粒级。世界各国对土壤粒级的划分标准不尽一致,如下图所示。;;粒径;3)在粒级划分中应注意的有两点 一是土壤颗粒的形状是很不规则的,颗粒的直径并不是它的真实直径,而是它的几何直径。 二是土粒的成分和性质的变化是渐变的。同一粒级中土粒的成分和性质基本一致,但组间则差异较明显。 ;4)各粒级的矿物化学成分和性质 (1)矿物组成:砾石和砂粒几乎全部由原生矿物所组成,其中主要是抗风化能力较强的石英;粉砂粒的绝大部分也是原生矿物;粘粒主要是次生粘土矿物。土粒越细,则石英、长石含量下降,云母、角闪石和其它的含量上升。;粒径 (mm);(2)化学成分:土粒越细,则SiO2含量下降,其它氧化物(如R2O3、CaO、MgO、K2O、P2O5的含量上升。;各级土粒的物理性质和物理机械性质 ;图 土壤颗粒粒级与理化性状的关系图式 (据Pierzynski,2000);(二) 土壤质地分类 ;土;国际土壤质地分类标准;;(3)美国土壤质地分类三角表;3)土壤质地剖面 土壤质地剖面指土壤剖面中不同质地层次的排列。土壤质地层次主要类型有: 1.上砂下粘型 2.上粘下砂型 3.夹层型 4.松散型;夹砂层;4)土壤质地与肥力的关系及质地的改良 ;5) 土壤质地的改良 ;本节总结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土壤粒级的划分标准有中国制、卡庆斯基制和   。  2、一种土壤粉砂粒含量46%,粘粒含量是20%,哪么该土壤的质地名称是    。  3、常见的土壤质地名称有壤土、砂土和   。 二、名词解释  1、粒级;2、土壤质地 三、简答题  1、国际制土壤质地分类要点是什么?  2、土壤质地对土壤肥力有哪些影响?;土壤结构;1、土壤结构类型;土壤结构;;土壤结构;土壤结构;;土壤结构;;;不良结构体:块状、核状、柱状、棱柱状和片状结构体 它们通常是由单粒直接粘结而成,总孔隙度小,没有多级孔隙,主要是小的非活性孔隙,不能协调水气,结构体之间大的通气孔隙,往往成为漏水漏肥的通道。植物根系很难穿扎,干裂时常扯断根系。;3、土壤结构质量的指标;1)能调节土壤水分与空气的矛盾 具有团粒结构的土壤的总孔隙度大(约占55%),其中毛管孔隙度为40%,非毛管孔隙度为60%,孔隙的比例较为适宜,而且分布均匀,大小相间分布。因而它首先解决了土壤透水性和蓄水性的矛盾(团粒间的非毛管孔隙,解决了透水性,团粒内部的毛管孔隙,使吸水和蓄水性能较强。还可因非毛管孔隙度大而减低毛管水运动的速度和高度而减少蒸发和通过表层变干,切断毛管的联系而降低蒸发) 团粒结构解决了土壤蓄水性和通气性的矛盾。(团粒内部的毛管孔隙储蓄水分,团粒之间的非毛管孔隙则供通气和为空气所占据,故不会感到空气不足。) ;2)能协调土壤养分的消耗与积累的矛盾 具有团粒结构的土壤,较好地解决了好气性和嫌气性分解的矛盾,实际是供肥和保肥的矛盾。 3)稳定土温,调节土壤热状况 由于有团粒结构的土壤解决了土壤水和空气同是存在的矛盾,因而也较好地解决了土壤导热率和热容量的矛盾。 4)改善土壤耕性和有利于植物根系伸展 有团粒结构的土壤的粘着性、粘结性和可塑性较小,有利于耕作。 因此,团块-粒状结构土壤的水、肥、气、热状况比较协调,因而团粒结构成为肥沃土壤的重要标志。 ;土壤结构;;土壤结构;(1) 胶体的凝聚作用;凝聚形成的微团粒,再通过各种物质的胶结作用,就进一步形成土粒(三类);;②粘土矿物 粘粒具有巨大比表面积与吸附能、粘结力很强,故在团粒的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有机质少的土壤来说,凡缺少粘粒的则缺少团聚体(如砂土),或团聚状况较差(轻壤土)。;;;;土壤结构;土壤结构;7、土壤的一般物理性;(2)测定方法 比重瓶法。 (3)公式 d=m/M其中m为土壤固相的重量(克/立方厘米),M为同体积水的重量(克/立方厘米)。 (4)影响因素 土壤比重的大小主要决定于土壤固相组成物质的种类和相对含量。 思考:土壤深层的比重大还是浅层的大?;2)土壤的容重(假比重) ;(4)土壤容重的意义 ;②计算土壤重量 每亩或每公顷的耕层土壤有多少重量,可根据土壤的平均容重来计算;同样,要在一定面积土地上挖土或填土,需要挖去或填上多少土壤,也可根据容重来计算。 例如,一亩(即6.67×106平方厘米)土地的耕层厚度为20厘米,容重为克/厘米2,则它的总重量为:6.67×106=1

文档评论(0)

smartxiaohul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