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词鉴赏
该考点主要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一,鉴赏步骤:
1、读懂作品的字面内容。
①尽量了解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作家的思想、经历、风格。
②古诗的题目往往能揭示其思想内容。
③如正文前有序的,必须把序看懂,因为序往往起交代背景、作品产生过程、定下特定的感情基调的作用。
④如诗后有注释的,还必须读明白注释。
⑤关键是读懂字面内容。虽不要求字字讲得清楚,但必须要读懂句子和关键的词语。诗与文不同,它的语言要精练得多,该补充的要能够补充出来,除此之外,还要把作品中有关的用词特点、句式特点、修辞手法等弄明白。
2、在弄懂文字含义的基础上,就要进行深层次的分析评论。
对分析理解作品结构层次,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等的基础上,在对作品的思想内容作出准确的评价。但这必须站在作者的角度(不是站在今人的角度)去揣摩作者创作心理和思想感情,只有这样才能挖掘出作品真实的而不是歪曲的思想感情。
二,具体题型: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与东吴生相遇
韦庄
十年身事各如萍,白首相逢泪满缨。老去不知花有态,乱来唯觉酒多情。
贫疑陋巷春偏少,贵想豪家月最明。且对 一尊开口笑,未衰应见泰阶平。
【注】泰阶:星名。古人认为泰阶星现,预兆风调雨顺,民康国泰。
1)这首诗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请简要概括。(3分)
答案: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身世遭际的不平与感慨,也表达了对上层统治者饱含泪水的控诉。诗中既流露出老当益壮的激情,也透露着期望社稷郅治(或“期望社稷太平”)的心理。(答出两点,得1分;答出3点,得2分;答出4点,得3分。)
2)这首诗构思巧妙,请赏析其构思艺术特色。(4分)
答案:全诗以“泪”始,以“笑”结,(1分)前后照应,首尾(结构)严密。(1分)“泪”是回顾,“笑”是前瞻。“泪满缨”说明诗人遭遇十年辛苦不寻常;“开口笑”说明诗人满怀信心向前看。(1分)一泪一笑,总括全诗,掷地有声。( 1分)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临江仙·夜登小阁,记洛中旧游
陈与义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注:①这首词大概是在公元1135年(南宋高宗绍兴五年)陈与义退居浙江湖州青墩镇寿圣院僧舍时所作,追忆了二十多年前(北宋亡国之前)宋徽宗政和年间在洛中与好友们游乐的往事。②午桥:在北宋河南洛阳南,唐朝裴度有别墅在此。
1)“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词句内容简要分析。(4分)
答案:①运用了动静结合的表现手法。(1分)②借杏花疏影、景色幽香的静景和伴着清韵悠远的笛声欢歌到天明的动景,(2分)③描写了作者当年在良辰美景中与朋友一起借着酒兴尽情戏闹的游乐情形。(1分)
2)全词围绕“闲”的心绪,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感慨?(4分)
答案:①从洛阳旧游到如今偏寓江南之“闲”,感慨国事的盛衰兴亡;②从昔日与英豪交往到如今此身独在之“闲”,感慨个人知交零落;③从二十多年的转瞬即逝到夜登小阁之“闲”,感慨时光飞逝而功业无成。(答对其中两点即给4分,答题意思对即可),
3,阅读下面两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暮春即事
叶采
双双 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
约?? 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请从“动与静”关系的角度赏析《暮春即事》。(4分)
答案:这首诗用动静相生的手法描写了封建时代读书人埋 头书案,苦心研读的情景。(1分)开头两句写麻雀慢行的影子映落到书桌上,杨花轻扬飘入砚池。(1分)这是动景,为后面两句小窗读周易的静景作铺垫映衬。(1分)这里以静意观动景,以动景达静意,给人一种悠闲喜悦之感。(1分)
2)“闲坐小窗”与“闲敲棋子”中的“闲”情是否相同,请简析。(4分)
答案:不相同。“闲坐小窗”之“闲”是一种悠闲喜悦之情;(2分)“闲敲棋子”之“闲”似闲不闲,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焦躁不安。(2分)
4,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1~2题。(8分)
【中吕】朱履曲(节选)
张养浩
休只爱夸强说会①,少不得直做的贴骨粘皮②,一旦待相离怎相离。爱他的着③他的,得便宜是落便宜,休着这眼皮儿谩④到底!??? 鹦鹉杯从来有味,凤凰池再也休提,忧与辱常常不曾离。挂冠归山也喜,抬手舞月相随,却原来好光景都在这里。
[注] ①夸强说会:夸耀自己有才能与本事。②贴骨粘皮:奴颜媚骨,溜须拍马。③着:穿。④谩:蒙骗。
1)这首元曲展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4分)
答案: ①对虚伪官员的充满厌恶与斥责或对官场生活充满厌倦(2分);②毅然辞官归隐,享受与自然交融之乐(2分)。
2)这首元曲的下片在表达上运用了哪些手法?有什么作用?(4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