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各区2009届高考语文二模试卷分类汇编——诗歌鉴赏专题.docVIP

北京市各区2009届高考语文二模试卷分类汇编——诗歌鉴赏专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京市各区2009届高考语文二模试卷分类汇编——诗歌鉴赏专题 北京市西城区2009年5月高三年级抽样测试语文试题 第Ⅱ卷(共120分) 12.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3)题。(10分) 西江月 题溧阳三塔寺 张孝祥① 问讯湖边春色,重来又是三年。 东风吹我过湖船,杨柳丝丝拂面。 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 寒光亭下水如天,飞起沙鸥一片。 【注】①张孝祥,南宋词人。积极主张收复中原,却屡遭排挤。词中的“湖”即江苏溧阳的三塔湖,湖边有寒光亭。 (1)下列对词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问讯湖边春色”写作者重游三塔湖如遇古人,故而问候湖边的春色。 B.“重来又是三年”写出两次游湖相距的时间,表达了故地重游的感慨。 C.“东风吹我过湖船”,写东风浩荡,吹着我的小船,表现了东风的强劲。 D.“杨柳丝丝拂面”写湖边的柳条被风吹动,拂过脸庞,给人轻柔之感。 (2)结合全词,说说“此心到处悠然”中“悠然”二字所蕴含的情感。(4分) (3)请从画面描写的角度,对“寒光亭下水连天,飞起沙鸥一片”两句加以赏析。(4分) 北京市西城区2009年5月高三年级抽样测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2.(10分) (1)(2分)C(东风“浩荡”“强劲”错。“东风”句,表现的是春风的轻柔、友好。) (2)(4分)①看惯世事后的无奈、淡漠。②在美好的春光中感到愉悦怡然。(各2分) (3)(4分)天水相连辽阔深远,沙鸥飞翔其间。(1分)诗人运用动静结合(点面结合) 的手法,(1分)使画面生动、意境悠远(1分)与作者“悠然”的情感自然相融。 (1分)(其它答法,答合诗意即可) 北京市海淀区2009年高三下学期期末练习(语文)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22分。 11.在下面短文中用“/”断句。(5分) 鲁 有 恶 者 其 父 出 而 见 商 咄 反 而 告 其 邻 曰 商 咄 不 若 吾 子 矣 且其 子 至 恶 也 商 咄 至 美 也 彼 以 至 美 不 如 至 恶 尤 乎 爱 也 故 知 美 之 恶 知 恶 之 美 然 后 能 知 美 恶 矣 (取材于《吕氏春秋·有始览·去尤》) 12.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①~③题。(10分) 送沈子福之江东 唐 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柳枝词 宋 郑文宝 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 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注释】①罟(gǔ)师:渔夫。诗中借指船工。②临圻(qí):地名。 ①这两首诗都以 为题材,诗人都借 这一诗歌传统意象表达情感。王诗 首句点题,郑诗题目寓旨。(2分) ②这两首诗描绘了相似的情境,但感情基调并不完全相同,前者 ,后者 。(2分) ③这两首诗的后两句,诗人都将自己无形的感情化为有形的景、物,请结合诗句具体分 析。(6分) 北京市海淀区2009年高三下学期期末练习参考答案 12.①(2分)送别(离别) 杨柳 ②(2分)明快;低沉。(意思对即可) ③(6分)王诗以新奇的比喻,把无形的惜别之情比作眼前无处不在、无边无际的春色 (1分),从江北到江南,一直陪伴在友人身边(1分),表现出对友人惜别之情深厚 (1分)。郑诗把原本无形无象的“离恨”,化为可以运载的有形有量之物(1分),仿佛画舸载着诗人的离恨驶向江南(1分),表现出离愁的深重(1分)。(意思对即可) 北京市东城区2009届高三语文二模 第Ⅱ卷(共120分) 12.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3)题。(10分) 临高台 萧衍① 高台半行云。望望高不极。草树无参差。山河同一色。 仿佛洛阳道。道远难别识。玉阶故情人。情来共相忆。 临 高 台 沈约② 高台不可望,望远使人愁。连山无断绝,河水复悠悠。 所思竟何在?洛阳南陌头。可望不可见,何用解人忧? [注]①萧衍:梁武帝。在位四十八年,年八十六。有集三十二卷。 ②沈约:南朝吴兴武康(今浙江德济县西)人,与萧衍同属“意陵八友”。 (1)下面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文档评论(0)

文海网络科技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业从事文档编辑设计整理。

认证主体邢台市文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北京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30503MA0EUND17K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