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苏州,这一闻名于世的江南水乡名城,一直站在我国名城保护工作的前列。其保护规划的制定对我国名城保护事业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首先,始终作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的苏州,将城市性质拟定为“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城市”,并提出了“全面保护古城风貌,重点建设现代化新区”的城市建设方针。这不但有效地加强了城市保护的宣传力度,使名城保护意识深入到城市每一个居民之中、渗透到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同时,在古城之外开辟新区也很大程度地解决长期以来城市建设中存在的一系列矛盾,适应了城市发展需要,充分发挥苏州地区中心城市的功能。这一作法。摆脱了我国长期以来以古城为单一中心的城市发展模式,对其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工作起到了良好的借鉴作用。 其次,为保护古城空间格局,改善城市生活环境,规划严格控制古城容量,调整用地布局,限制建筑高度。如采取古城人口逐步疏散至新区,并由原有的40多万逐步减少并控制在25万人左右,古城区内新建筑高度一律不得超过24m,控制古城内工业生产及新建建筑的功能等措施,即在古城内做“减法”,而不是做“加法”。 第三,重视古城区改造,小步探索实践,摸索经验,不急于求成,做到既保护城市传统风貌,又改造居民生活环境。 另外,苏州名城保护规划中,以“一城、二线、三片”的简洁提法概括了城市保护的重点范围,被城市保护工作者引申为“点、线、面”相结合、系统保护的规划手法,在之后许多城市的保护规划中被广泛地采用。 一、城市概况 苏州,这座世界闻名的古老城市,已有2500年的历史。早在公元前514年的春秋时代,它已是吴国的都城,漫长的历史中虽历经沧桑,但城址至今未变。古城内河道纵横,河、路结合构成双棋盘式格局,居住房屋临水建造,前街后河,粉墙黛瓦,形成了“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城市风貌。苏州古城的布局结构充分反映出我国古代高水平的城市规划与建筑技术,并典型地呈现了封建时代地区中心和州府城市布局的特征。苏州还拥有闻名于世的江南私家园林及传统特色产品,如丝绸、刺绣、雕刻、服装等,以及传统绘画、书法等,充分反映了这座古城的历史与文化。 1、古城格局 苏州古城始建于公元前514年。宋代的《平江图》是一幅反映当时城市布局的珍贵的城市平面图。因上所记载的城市格局与今天苏州古城的主要道路和水系基本相符,一些重要的城门、寺庙、高塔、园林、名胜及桥梁、道路等许多尚存,名称也沿用至今,实是弥足珍贵。苏州古城布局以水为中心进行规划和建设,自然和人工开掘的方格网河道系统与方格网道路系统密切结合,形成水、陆配合,路、河平行的双棋盘式城市格局。 2、江南民居 苏州的民居分布广、数量大,无论平面、造型还是装饰均具有浓厚的水乡风格,是江南民居的典型代表。其民居整体构图与空间处理、建筑手法与装饰艺术等是城市面貌的重要反映。其中保存较完整的地区有平江区、中街路等地区。 3、文物古迹 苏州古城内外建筑遗存众多,尤其是明清建筑比比皆是,如古城盘门的水陆并存的城门等。苏州古典园林是江南私家园林的代表,大小园林之多、艺术造诣之高,为当今世界园林艺术之精华。历史最盛时曾有220多处,现经过修整、恢复,目前开放的有12处,尚可恢复的还有20余处。苏州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共93处,其中古城内有57处。另外,还有253个较完整的古建筑。 二、城市保护规划 苏州是一个重要地区中心城市,随着城市的发展,古城内外工业也得到进一步发展,保护与发展、传统与现代的矛盾就更加突出。对于苏州这座世界上少有的极富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1986年国务院在批准苏州城市总体规划时,确定了“全面保护古城风貌”的城市建设方针。 1、全面保护古城风貌 苏州古城风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从春秋建城开始逐步形成的“水陆平行”、“河街相邻”、“前街后河”的双棋盘式城市格局。(2)城河围绕城墙,城内河道纵横,桥梁众多,街道依河而建,民居临水而造,构成“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城市特色。(3)巧夺天工、精美无比、各具特色的古典园林。(4)城内北、东、西南三方面有高耸挺拔的古塔,加上市中心玄妙观古建筑群,以及城门、城墙、寺庙、署馆、阁楼、民居等有机地构成古老而美丽的城市立体空间构图。(5)淡雅朴素、粉墙黛瓦的苏州地方风格的民居,以及幽深整齐的小街小巷、点缀小品的庭院绿地,构成古朴宁静的居住环境。(6)星罗棋布的文物古迹名胜。 由此而形成的古城是一个整体,保护从整体着眼,全局入手。为此“在整个古城(护城河范围以内)以及与古城有密切历史文化景观联系的地段和园林风景名胜地区(山塘河、上塘河、虎丘、留园、西园、寒山寺)等范围内”实行“全面保护”的原则。 苏州的“全面保护”是指古城保护总的指导思想和控制原则。主要是从保护范围和保护内容两个方面强调古城保护的整体性、综合

文档评论(0)

不忘初心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