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公园的今昔作文.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宜昌公园的今昔作文 不过,我见过1956年重建、或者说是新建的公园。不过那个时候,已经不叫宜昌中山公园,而是改叫西陵公园了。那个时候的公园大门依然还是面对中山路,依然还是分三个平台拾级而上。不过进门处有一个大大的花坛,青松挺拔、郁郁葱葱,花坛的青石上还镌刻着“1956”和“西陵公园”的字样。 后来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扩建时候,考虑到日益增大的客流量和交通等因素,那个处于路中央的大花坛才被拆掉。再后来在公园改造升级,将水泥路面改为石板的时候,建设方有些偷工减料,将那些原来南大门处的石阶依然原封不动的保留着,一直到今天依然存在。这就成为当年西陵公园留下的遗迹之一,不过事实证明那样做的正确性:其他的一些地方铺设的石板像是缺钙似的早就变得缺头掉脚、破烂不堪、凸凹不平的时候,那些经历了时间考验的老石阶尽管早被千万人的鞋磨得光亮,却依然坚如磐石。 1956年修建西陵公园最大的成就就是根据宜昌特色和风俗,特地建了一荷花池。每当盛夏时节,那些绿色的荷花象玉盘似的,盛着晶莹的水珠,将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艳红皎白的花朵轻轻地托在水面上,于是就可以看见满池荷叶摇曳,荷花亭亭玉立;更绝的是,当时的园林设计师还能在碧波荡漾的荷花池的中央点缀一个双层琉璃瓦顶六角飞檐的.小亭,用一条东西跨向、清秀优雅的九曲桥将小亭与荷花池的两岸相连通,就有了些诗情画意。 宜昌人信佛也信道,所以就喜欢荷花,因为荷花不仅有一种出污泥而不染的秉性,而且还是传说中的神仙菩萨的相伴之物,自然爱屋及乌;宜昌人很崇敬文化,所以就喜欢荷花,不管是本土的屈大夫所说的“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还是李太白所说的“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都信以为真,所以不仅是喜欢荷花,也才会在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荷花生日那一天呼朋唤友去赏荷花;也会在每年农历七月七日的晚上,用彩纸仿照荷花的形状扎成灯笼,灌以油脂,以蒲草作灯蕊,或者悬挂在门前,那叫点荷花灯;或者把灯放到长江里,让它顺水流走,那叫做放荷花灯。 相传宜昌荷花灯的这个地方习俗的来由,是由于秦国大将白起曾率兵攻打夷陵(也就是今天的宜昌),七月初七的那一天,他从远处看到城内城外灯火通明,以为楚军早有防备,故而才放弃了火烧夷陵的企图。这其实不过就是传说而已,连史料里记载的秦将白起“攻楚、拔郢、烧夷陵”,也被考证为牵强附会,与宜昌无关。 由于当时建西陵公园的时候,荷花池就是全园的精华所在,所以社会上几乎都把荷花池当做了去公园的代名词。半个多世纪以后,不管岁月如何变幻,不管园林设计思路如何进步,事实都证明这座公园最精妙和成功之处依然还是那个碧波荡漾、荷叶摇曳的荷花池,最有诗情画意的去处还是那座被清香四溢的荷花包围、立在水中央的荷花亭。在那个地方听一曲凤凰传奇的《荷塘月色》,一定会倍感心旷神怡、赏心悦目。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文档评论(0)

亦起学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湖北亦贤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陕西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21023MA4F181CXD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