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1年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版全面详尽
2021年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版全面详尽
PAGE / NUMPAGES
2021年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版全面详尽
第一节宇宙中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位置
1.天体是宇宙间物质存在形式,如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彗星。
2.天体系统:天体之间互相吸引和互相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3.天体系统层次由大到小是 地月系 (课本P3图1.2)
太阳系
银河系 其她行星系总星系
总星系 其她恒星世界
河外星系
二、太阳系中一颗普通行星(课本P4图1.4)
1.太阳系八大行星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 、海王星。
2.八大行星分类(课本P5图1.5)
分类
特点
类地行星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巨行星
木星、土星
远日行星
天王星、海王星
★三、存在生命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因素(课本P6)
外部条件
安全稳定宇宙环境
自身条件
适当温度 日地距离适中
适于呼吸大气 体积、质量适中
液态水——来自地球内部
1.2太阳对地球影响
一、为地球提供能量
1.太阳大气成分重要是氢和氦;太阳辐射能量来源是核聚变反映。
2.太阳辐射对地球影响:(课本P8图1.7)
⑴提供光热资源;⑵维持地表温度,是增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重要动力;⑶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后来积累下来太阳能;⑷寻常生活和生产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重要能量来源
★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教材原图自己绘制)
1.太阳大气由里到外分层
太阳活动重要类型
光球
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标志
色球
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显示
日冕
太阳风
2.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课本P11)
(1)导致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2)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3)两极地区产生极光;(4)地球上水旱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与太阳活动关于。
第三节地球运动
一、地球运动普通特点
地球自转
地球公转
运动方向
自西向东。北极逆时针,南极顺时针。
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为逆时针。
运动速度
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两极点为零。
角速度:除两极点外各地相等(15°∕h)。
近快1,远慢 7
运动周期
一种 恒星日=23时56分4秒
一种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
地理意义
1.昼夜交替
2.地方时 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偏移
1.昼夜长短变化 2.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3.产生四季和五带
二、太阳直射点移动
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二分二至日日期、节气、直射点位置
第四节地球圈层构造
1.地震波
地震波
传播速度
传播介质
穿过不持续面速度变化
横波
慢
固体
穿过莫霍界面横纵波速度均增大;穿过古登堡界面横波消失,纵波速度突然下降。
纵波
快
固体、液体、气体
2.地球内部圈层——依照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变化划分三个圈层。
圈层名称
位置
厚度
特点
地壳
莫霍界面以上
平均厚度约17千米
由岩石构成,大陆厚,大洋薄
地幔
莫霍界面与古登堡界面之间
2800多千米
上地幔上部存在一种软流层
地核
古登堡界面如下
3400多千米
外核接近液态,横波不能穿过
地球外部圈层 外部圈层
第二章地球上大气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一、大气受热过程
1.大气能量来源:太阳辐射能
大气热量来源:地面辐射
★二、热力环流——地面冷热不均形成空气环流(大气运动最简朴形式)
三、大气水平运动——风(参看课本P31图2.5、2.6、2.7)
类型
成因
风向特点
高空大气中风
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成果
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近地面风
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作用成果
风向与等压线成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DELIXI德力西DT(S)SF606 三相电子式多费率电能表(8费率)20240621.pdf
- 化验员应知应会手册正文.docx
- 引擎培训-运维4.0.docx VIP
- 2025至2030中国航空配餐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竞争格局与发展趋势报告.docx VIP
- 锅炉原理课件:第七章 锅炉设备的通风计算.ppt VIP
- 引擎培训-运维2.0.docx VIP
- 古代诗人名人高适人物介绍PPT.pptx VIP
- (正式版)C-J-T 298-2008 城镇供水营业收费管理信息系统.docx VIP
- 贵州片区设备运维线路 转正考试题.docx VIP
-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基础知识-7月《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基础知识》押题密卷6.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