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相色谱手性物质分离工作总结.ppt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手性分析工作总结 一.手性现象的介绍二.仪器手性拆分方式三.液相手性柱分析方法开发流程四.工作中的一些实例讨论一.手性现象的介绍概念:问:什么是手性?答:分子组成与构造完全相同但分子的立体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他们不能完全叠合却互为镜像,(如左手与右手),这种特性就叫手性(chirality)。而这两个互为物体与镜像关系的立体异构体,称为对映异构体 (enantiomers)。等量对映体的混合物,其旋光性相互抵消,没有旋光能力,称为外消旋体。乳酸 手性分子的研究历史1801年Hauy发现水晶晶体显示半面现象。1809年Malus观察到水晶晶体引起的偏光效应。1812年Biot发现了水晶片的旋光性1815年Biot将研究延伸到有机物及其溶液,发现除石英外樟脑、柠檬油、 松节油等酒精溶液以及蔗糖、酒石酸水溶液剂许多液体有机化合物 具有旋光性。1848年Pasteur在28岁时,研究酒石酸钠时发现有两种晶体。他在放大镜下 根据晶形的不同用镊子将其分成两份,配制成溶液测旋光,发现一 左旋、一右旋。又从结构上推想和分子结构的不对称联系起来,认 为一物一像。(历史上第一个手性拆分实验)1874年J.H. van’t Hoff提出C四面体学说,记为: 如果一个C上连有四个不同基因,在空间有两种排列,表示有二 种不同的构型。二种构型之间为物象关系:外形相似,但不能重 合。 不对称C原子数目(n)与立体异构体数之间的关系为2n1966年Lngold和V.Prelog分析讨论了旋光性与分子结构间的关系,建议将 分子本身与其镜像不能重合的分子,定义为手性分子。如何判断: 分子的手性与处于手性部分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特定原子有关,使分子具有手性的几何因素有手性中心、手性轴和手性面。手性中心:能引起分子具有手性的一个原子或者分子骨架的 中心,最常见的是手性碳;值得注意的是:多价杂原子B,N,P,S等也可形成手性中心。手性轴:分子中若干原子组成轴状结构,因分子中的一些原子或基团在此轴周围的空间排列不同而产生手性。手性面:分子的手性由于某些基团对分子中的某一平面的不同分布而引起。手性中心手性轴螺几省手性面对映异构体特性:物理化学性质上: 具备相同 的熔沸点,溶解度,紫外,红外,核磁,质谱等,仅旋光方向相反。鉴别:XRD,XRPD生物活性上:可能有着巨大差异。Propranolol(萘心安)OHCH3S-异构体为治疗心脏病药物心得安OCHCHCHNHCH22*CH3R-异构体为避孕药O*NONOOH** ~ 桔子味 ~ 柠檬味L-(-)-苎烯R-(+)-苎烯OONH2HN2HOOHHHNHHNOO22 ~ 苦的R-天冬酰胺 ~ 甜的S-天冬酰胺?对映体的不同生理活性 Thalidomide(反应停)R-异构体为镇静药有致畸胎作用S-异构体 20世纪90年代后,许多国家规定,凡结构中具有不对称因素的药物,即“手性药物”,必须拆分其相应的立体异构体,并分别研究其药理、毒理和药物代谢性质。对已上市的消旋体药物,要重新评价其光学异构体的性质。对新申报的药品,一开始就要合成其光学异构体。手性拆分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农用化学化妆品、香水、香料营养品(人和动物)光学材料(如光电子用手性液晶)二.仪器手性拆分方式常用的仪器分离手性化合物的技术高效液相色谱 (HPLC)气相色谱 (GC) (样品需具有一定的挥发性及热稳定性)毛细管电泳(HPCE)超临界流体色谱(SFC)薄层色谱(TLC,定性)手性色谱柱的发展史1939年Henderson和Rule在乳糖上色谱分离外消旋樟脑衍生物1952年Dalgliesh:提出氨基酸在纸色谱上光学分离的三点作用假设 1966年Gil-Au等:用GC直接分离对映体 1971年Davankov和Rogozhin:引入手性配体交换色谱 1972年Wulff和Sarhan:制备出手性LC的酶模拟聚合物 1973年Hesse和Hagel:制备出手性拆分的纤维素三乙酸酯 1973年Stewart和Dherty:把琼酯糖键合的牛血清清蛋白(BSA)用于手性 拆分 1974年Blaschke:由光学活性单体合成出用手性LC的手性聚合物 1975年Gram等:用手性冠醚发展出主-客体色谱 1979年Pirkle和House:合成出第 一个硅胶键合手性固定相,并应用于手 性LC分离 1979年Okamoto等:合成出手性LC的螺旋形聚合物 1982年Allenmark等:把琼酯键合的BSA用于手性LC 1983年Hermansson:把硅胶键合的a1-酸糖蛋白用于手性拆分 1984年Armstrong和DeMond:制备出硅胶键合环糊精固定相 过去100年:拆分约7000种手性化合物手性色谱:已拆分近万种手性化合物液相色谱中的手性固定相已研制100多种HPLC

文档评论(0)

职教魏老师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注于研究生产单招、专升本试卷,可定制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5017062000015
认证主体莲池区远卓互联网技术工作室
IP属地河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130606MA0G1JGM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