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习目标第三讲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以及基本职能1)掌握公共关系构成要素的含义和特点以及传播的模式;熟悉社会组织和社会公众的分类;了解各传播媒介的特征2)掌握公共关系的主要职能,熟悉一些实现公共关系职能的方法;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社会环境传播组织公众公共关系公共关系是由主体—社会组织、客体—社会公众、中介—传播三要素构成的。第一节 公共关系的主体——社会组织一、社会组织的含义及特征1.含义: 社会组织是人们为达到特定目标,按照一定的宗旨、制度和系统建立起来的共同活动集体。明确的目标是社会组织的显著特点之一。2.社会组织的特点: 群体性 导向性(目的性) 整体性(即有系统性又有协作性) 变动性(包括随环境而变及本身的变化发展) 稳定性二、社会组织的运行及其关系因素 社会组织在行动过程中要发生关系的因素虽是多方面的,但概括起来,不外乎物的因素和人的因素两大类。物的因素和人的因素、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组织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社会组织运行的环境。 三、社会组织的公关工作目标 1、当社会组织的形象发生恶性变化时,尽可能地促使它朝相反的方向转化,至少要阻止它继续恶化的势头; 2、当社会组织的形象产生良性变化时,保持它的发展趋势,并进一步把它引向深入。 3、在社会组织的形象比较模糊时,尽可能建立起一个清晰的良好形象。 四、社会组织的类型1.按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分: 正式组织— 组织成员之间关系明确,按正规的、官方的规定建立彼此关系,组织活动有一定要求和规定。 非正式组织—组织成员之间关系比较自由、 随便,彼此间不受正规的、官方的约束,是一种自动自发的关系。2.按组织目标分: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组织3. 按组织目标和活动内容分:※ 政治组织 — 政府和从事政府活动的组织,包括政党组织和国家政权组织。例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各级党政组织、政协组织等※ 经济组织— 从事物质资料的生产、分配、交换、管理和消费的组织,履行社会的经济职能。※ 文教科卫组织 — 从事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医疗卫生的组织,以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为目的,以文化活动为基本内容。 ※ 群众团体组织— 以各阶层、各领域的人民群众为基础,开展各类健康有益的社会活动的群众团体。※ 宗教组织 第二节 公共关系的客体—公众一、公众及其特点1.定义: 任何因面临某个共同问题而形成并与社会组织的运行发生一定关系的社会群体。 2.公众的特点:公众的群体性公众的共同性公众的相关性公众的变化性公众的稳定性二、公众的分类(一)公众的横向分类1、内部公众——社会组织内部的所有成员。2、政府以及管理部门公众——对社会组织行使管理监督职能的所有社会职能部门。3、与社会组织目标直接相关的公众——社会组织经营产品的消费群体。4、与组织目标一般相关的公众——社会组织正常运行中要涉及到的各类组织和群体。5、社区公众——社会组织所在地周围的邻居和地区政府部门。6、大众传播媒介公众——在社会分工中专门负责向大众传播信息的专门机构。7、同行公众——从事相同事业的社会组织。8、事件性公众——在社会组织运行的偶然事件中涉及到公众。(二)公众的纵向分类1、非公众——即社会组织还未与之发生关系的公众。2、潜在公众——事实上已与社会组织发生联系但尚未意识到的公众。3、知晓公众——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并把它与社会组织的运行联系在一起的公众。4、行动公众——不但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并且已着手或已采取行动的公众。三、 基本目标公众分析内部公众——包括组织内部全体成员。顾客公众——购买、使用本组织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个人、团体或组织。媒介公众——主要指新闻传播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如报社、杂志社、广播电台、电视台及其编辑、记者等。社区公众政府公众——指政府各行政机构及其官员和工作人员,包括有关的职能机构和管理部门,如工商、人事、财政、税务、市政、治安、法院、海关、卫检、环保等。第三节 公共关系的媒介——信息传播一、传播1.传播的含义传播是人们利用媒介将信息传递给对方的双向交流活动。2.信息、载体和媒体的界定 信息是包含于情报、资料、指令、数据、图象等符号或信号形式中的知识内容,以文字、图象、语言、数码、造型等形式表现出来。 载体指贮存和传输的物质、语言、文字、图象、声波和电波等 媒体指信息的载体,是信息和载体的有机统一。3. 传播符号分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二、传播的特征、过程和干扰1.传播的特征:社会性、广泛性、双向性和可变性2.传播的过程(传播模式和理论)1)传播模式 单向线性传播模式(拉斯韦尔模式) 谁 说什么 通过什么渠道 对谁说 反映如何 传播者 信息 传播媒介 受传者 效果 香农—韦佛数学模式 信息 信号 接收的信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先进制造技术136.pptx
- 先进制造技术概述.pptx
- 先进生产管理技术.pptx
- 充填采矿方法与充填技术2.pptx
- 先进制造技术与管理第四章120.pptx
- 光丝业企业文化宣言99hnywj.pptx
- 光大花园品牌策略及创意.pptx
- 光伏逆变器技术培训.pptx
- 光纤施工技能培训教材.pptx
- 光刻基础工艺培训教材.pptx
- 人教版英语5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课件.pptx
- 部编人教版2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学课件含单元及专项复习.pptx
- 人教版8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学课件(2021年8月修订).pptx
- 教科版(2017版)6年级上册科学全册课件+课时练.pptx
- 人教版PEP版6年级英语下册全册教学课件(2022年12月修订).pptx
- 部编人教版2年级下册语文全册课件(2021年春修订).pptx
- 人教版数学6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课件(2023年教材).pptx
- 湘少版5年级下册英语全册教学课件(2021年春修订).pptx
- 人教PEP4年级下册英语全册教学课件 [2}.pptx
- 人教版6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学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