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东南大学中国哲学史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之名词解释精编.docxVIP

2021年东南大学中国哲学史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之名词解释精编.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PAGE \* Arabic 1 — 2021年东南大学中国哲学史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之名词解释精编 特别说明 本书根据最新复试要求并结合历年复试经验对该题型进行了整理编写,涵盖了这一复试科目该题型常考及重点复试试题并给出了参考答案,针对性强,由于复试复习时间短,时间紧张建议直接背诵记忆,考研复试首选资料。 版权声明 青岛掌心博阅电子书依法对本书享有专有著作权,同时我们尊重知识产权,对本电子书部分内容参考和引用的市面上已出版或发行图书及来自互联网等资料的文字、图片、表格数据等资料,均要求注明和来源。但由于各种原因,如资料引用时未能联系上或者无法确认内容来源等,因而有部分未注明或来源,在此对原或权利人表示感谢。若使用过程中对本书有任何异议请直接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与您沟通处理。 因编撰此电子书属于首次,加之水平和时间所限,书中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恳切希望广大考生读者批评指正。 重要提示 本书由本机构编写组多位高分在读研究生按照考试大纲、真题、指定参考书等公开信息潜心整理编写,仅供考研复试复习参考,与目标学校及研究生院官方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一、2020年东南大学中国哲学史考研复试核心题库之名词解释精编 1.四心 【答案】说“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四心在孟子又叫做良心和本心,孟子认为人所固有“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良心本心为“天所与我者”,“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 2.阴阳 【答案】本义是指日照的相背,后用以指两种互相对立的气或世界上两种最基本的矛盾势力或属性。 3.天志 【答案】中国古代战国初期著名思想家墨翟的天道观。认为天是有意志、能对人的善恶进行赏罚的最高主宰。 4.达名 【答案】反映事物最普遍属性的概念。《墨子·经上》“名达、类、私。”《经说上》“名物,达也。有实必待文名也。”认为“物”即达名,泛指一切物体。荀子称为大共名。《荀子·正名》“物也者,大共名也。推而共之,共则有共,至于无共然后止。” 5.玄览玄 【答案】玄冥;览,观察,指一种直观的认识方法。《老子·十章》“涤除玄览,能无疵乎?”河上公注“心居玄冥之处,览知万物,故谓之玄览。”具体做法为“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排除感性经验、语言概念和欲望的干扰,让内心宁静地体验和直观万物。帛书《老子》“览”作“鉴”,即玄妙的心境。指保持心境的洁净,便能观照万物。 6.太一 【答案】“太”是至高至极;“一”是唯一。1“道”的别称。3星宿名或天神之别称。 7.恍惚 【答案】“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恍惚。”恍惚超越于感官之知,但是其中有物有象,包含一切。“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8.绝圣弃知 【答案】指弃绝圣贤与智慧。《老子·十九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否定人为的仁义智慧等,顺从自然,使民无知无欲,从而达到大治。庄子认为“绝圣弃知,大盗乃止;擿玉毁珠,小盗不起。”(《庄子·胠箧》)韩非从法治角度认为“圣智成群,造言作辞”是国家乱亡的原因。 9.五行生胜 【答案】说战国后期,通过讲春秋末期的五行相胜说与战国初期的五行相生说结合,形成了具有较为完整形态的五行生胜说。邹衍是五行生胜说的代表人物。其著作《主运》、《五德终始说》,就是分别论说五行相生和五行相胜的。五行生胜说是先秦五行思想发展的最高阶段。其中生意味着互相依赖的关系,胜意味着互相对立的关系,生胜论中已经含有独立统一思想。 10.化醇 【答案】万物因阴阳二气之和会而发生的普遍变化。《易·系辞下》“天地氤氲,万物化醇。”唐孔颖达注“唯二气絪缊,共相和会,万物感之变化而精醇也。”清焦循注“醇与纯同,不

文档评论(0)

泰和宸风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泰和宸风文化科技(青岛)有限公司
IP属地北京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370211MA94GKPQ0J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