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少年中国说(节选)》教案(文本+表格共2篇)教学设计.doc

《少年中国说(节选)》教案(文本+表格共2篇)教学设计.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文本式+表格式(共2篇) 13 少年中国说(节选) 1. 学习本课要求会认的“泻、鳞”等6个生字,“泻、潜”等7个会写字。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做到连贯而有气势。背诵课文。 3. 结合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中国人的强国梦想,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本文句式整齐、气势磅礴的语言特点,了解中国人的强国梦想。 难点 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四字韵文比喻的手法以及象征意义,理解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之间的联 系。 1.品读与感悟相结合,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感悟,在读中悟,悟后促读。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和人物的品质。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悟其情,悟其意,悟其法。 2.在教学中采用朗读、联系上下文、引入资料、抓重点词语等教学方法突破重点,采用朗读、想象等教学方法解决难点。 3.排比、设喻,连珠喷发。如文章的第2自然段,在描述少年中国时,就运用了一连串的排比句和比喻句。像这样集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和类比、对比等表现手法于一体的语言形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少年中国的英姿勃勃,前途无量。像这样大面积连珠喷发的语言气势,可以说是梁启超“新文体”的一个十分耀眼的特点。 4.激情滚滚,一气呵成。梁启超的文章,得力于气势,而气势则得力于激情,激情则得力于感愤之深重。有了真实、激烈的情感,文章才有了逼人之盛气,作者才能“纵笔所至不检束”,“情”“气”所至自成妙文。 1.预习提纲 (1)激情导入,简介作者。 (2)疏通文义,质疑问难。 (3)细读课文,品悟感情。 (4)再读课文,学习写法。 (5)探究异同,励志豪情。 2.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梁启超的资料;教师准备本课的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 会认“泻、鳞、惶、胎、履、哉”6个生字,会写“泻、潜、试、胎、皇、履、疆”7个字,熟练认读、书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理解题目意思,了解时代背景。 3.读通课文内容,整体感知课文。 一、播放歌曲,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少年英雄》 听完这首歌你有什么要说的吗。 (学生讨论交流) 2. 在100多年前,20世纪的钟声敲响之际,中国就有人就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这个人就是梁启超。今天我们就学习他的《少年中国说(节选)》。 (板书课题)。 3. 我们先把课题读明白,谁能说说你的理解。 预设:少年就是年轻,少年中国就是指年轻的中国。 师:这么理解也不错,如果把认识再推进一步,你们会发现梁启超这样说还有更深一层的意思。 (课件出示时代背景) 20世纪末的中国,贫穷、落后、愚昧,同时饱受西方列强的侵略,大清帝国处在崩溃的边缘,国家命运岌岌可危,京师危矣!中国危矣!民族危矣!!面对内忧外患的中国,梁启超等人想通过政治改良的方法来挽救国家,但不久就失败了。历史上把这次变法叫作“百日维新”。百日维新失败以后,梁启超逃到了日本。在日本他听到日本人谈到中国的时候,都说中国是“老大帝国”。 师:(板书“老大”)过去读到过一句诗“少小离家老大回”。“老大”的意思就是年纪大了。跟“老大帝国”意思相反的是“少年中国”。日本人之所以这样说中国,是因为当时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让中国似乎是正在一天天地走向“衰亡”。“老大帝国”意思是中国已经衰老,没有希望了。梁启超强烈地反对这种说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在。” 4.看到这个资料你有什么想法? 预设:这个“少年中国”是作者心中所追求的一个未来的中国。 师:说得好极了!“少年中国”是未来的中国。那“说”又指什么呢?“说”是一种文体,可以叙事,可以议论,可以说明。在这篇文章中“说”是用于议论的,这篇文章写于1900年,是一篇议论文。梁启超以其忧国忧民之心和卓越的文采,写下了著名的《少年中国说》,作者认为创造出这个“少年中国”是中国少年的责任,换言之,创造未来的中国是我们中国少年的责任,即“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学生聆听歌曲并谈感受,教师引出主题,再通过时代背景和作者的介绍明确作者提出的观点,让学生感受作为少年的责任。 二、读通课文,初步感知。 1.朗读课文。(提示:对课文的感知,要以朗读为切入点,又以朗读为重点。) 2.播放配乐朗诵《少年中国说(节选)》,学生听读,意在听准字音。 10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来拜读梁启超先生写的这篇《少年中国说》。在听读时注意听准字音,透过字里行间,我们或许会明白梁启超的满腔热血,明白他热切盼望祖国繁荣富强的爱国情怀,明白他把国家的命运系于少年一身的强烈情感。(课件:出示课文朗读视频) 3.学生放开声音,自由朗读,意在读通课文,培养语感。 师:同学们读得太好了,好像把我们带到了那个时代,现在请同学们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远山薄雾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