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与弟子燕伋的故事_燕伋望鲁台.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孔子与弟子燕伋的故事_燕伋望鲁台 燕伋受父亲之命,前去鲁国拜孔子为师。孔子是春秋鲁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知识渊博、教学有道,是一个人人都想拜他为师的大教育家。他有三千弟子,七十二个贤人,燕伋就是他其中一个贤人弟子。 燕伋为了去鲁国拜孔子为师,在去之前,特地拿了“秦酒”作为拜师的见面礼。孔子有“酒圣”之称,看见燕伋拿了好酒来拜师,非常高兴,于是就收他做学生。后来,孔子和他的弟子见到老子的时候,便将“秦酒”作为珍品送给他,老子也同样对此酒赞不绝口。在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又将“秦酒”作为礼品给各国的君王和大臣品尝,他们赞赏不已。从这里可以看出“秦酒”的尊贵之处。也可以看出燕伋对老师的尊敬之情。 燕伋求学归来后,他在渔阳授教18年,将孔子学说发扬光大,他也因为思念恩师,常常独自一人饮“秦酒”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后来更是每天东望鲁国,形成了今天的燕伋望鲁台。 在燕伋去鲁国求学期间,他的父亲亲手为他做了一根扁担用来挑他的书籍和行李。因为求学路途遥远,长途跋涉,燕伋磨皮了他的鞋子,摔破了他的衣服,但他的扁担丝毫没有损失,这根扁担也成了他支撑下去的力量。在遇到豺狼劫匪时,这根扁担也成了燕伋的护身武器,帮他赶走猎物,打跑匪徒。燕伋在鲁求学跟随孔子周游列国时,也是这根扁担为孔子挑起了行李。在燕伋求学回去时,孔子在他的扁担上题上“铁扁担”三个字,以此来激励他。 望鲁台是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的学生燕伋建造的台。燕伋每天在学堂后面的黄土边上,瞭望远方的鲁国,为了能站的更高,看的更远,燕伋用土一点点垫高,久而久之,那堆土就变成了一个土台。后人为了纪念燕伋,就将这堆土台称为燕伋望鲁台。所以燕伋望鲁台就是这样得来的。 燕伋望鲁台现在已经变成了一个古迹,它观赏的时间固定了。望鲁台是一个底径35米,高11米,整体占地面积约8000多平方米的一个台。这个台经历了数千年,经过历史的演变,但它还能保存的完好,依然屹立在那边。它不仅仅是燕伋用心血和日久生情的具体行动积累而成的真情台,而且还是燕伋为了思念老师、感激老师的高尚品德的尊师台。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出这个台深厚的历史蕴含所在。 燕伋望鲁台内设有很多景观,如启文坛、思师亭、尊师祠、燕居宇等,这些景点设计独特,能够陶冶人的情操,可以激励后人,是一个我们值得一去的好地方。燕伋望鲁台已经成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具有丰富的文化蕴含和重大的价值意义。 燕伋,春秋战国时期秦地千阳燕家山人,是孔子七十二贤中的其中一个。燕伋的一生中三次前往鲁国拜访孔子,吸取了孔子的很多学说,后在渔阳办教学18年。这18年中,燕伋积极传授孔子的学说,为弘扬民族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望鲁台也是他为思念恩师而每天登高瞭望鲁国,从而形成的一个台。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文档评论(0)

软件开发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十余年的软件行业耕耘,可承接各类需求

认证主体深圳鼎云文化有限公司
IP属地陕西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0300MA5G24KH9F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