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寻求新模式是中国发展的必然 ------苏文忠 ; 改革开放至今的三十年,中国在探索如何走市场经济道路。当前,是下一个三十年的开端。中国在走向复兴之际,需要突破现有的模式,寻求新的发展之路。
以文化为先导
大国的复兴,需要有强势的文化,文化决定国家的发展高度。
文化的崛起要看文化本身有无生命力。文化生命力的核心标志是看能多大程度上解放人类的身心,能多大程度上支撑社会的公平和制度的公正。中国历史上当所处朝代的社会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社会公平时,则民众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先进文化的建设不仅需要对本民族文化的整理和创新,还需要超越国界,超越种族,克服狭隘的国家和民族思想,站在世界发展进步的高度,去研究和总结人类的文明成果。优先发展先进的思想和文化,大力推动国际思想文化交流,以软实力带动硬实力。在不断地继承中发展,在不断地发展中创新。; 西方的强国在崛起过程中,基本上是遵循着在继承发展本国文化的基础上来壮大国力,如英国的宪政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但要看到西方所高举的民主和平等的文化,虽然使自身发展迅速,但那是建立在对别人不民主的前提下,是建立在对他国不平等的基础上。为了抢占资源,争夺市场,可以军事入侵,经济讹诈,内部侵蚀,外部遏制。倡导人权自由,却掺杂着以自我为中心的偏执。加上功利主义泛滥,实用主义横行,致使国际秩序动荡不安,摩擦不断,环境恶化,战乱不停。
世界大师级的著名历史学家,英国的汤恩比博士和日本的池田大作共同预测:二十一世纪要继续生存下去,避免世界性的混乱,就必须弘扬中华文化。孔孟的忠孝仁义、克己至诚。大乘佛法的智悲双运、万物平等。他们认为“这应该作为世界性的理论去理解。”中国要发展先进的文化,那就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对一切文化的精髓谦虚学习,认真继承。二十一世纪若真的是中国的世纪,那一定不是因为中国的军事武备,钱多财厚,国大人多,一定是靠深远的智慧和开阔的心胸,是靠坚实的责任和先进的文明。
; 以发展高科技为突破口
大国的复兴,需要先进的科技支撑,科技决定国家的发展水平。
2008年至今的全球经济危机,致使大批民营企业倒闭,这凸现了中国因多年缺乏高科技创新而造成的产业结构脆弱。因缺乏足够的在国际上有竞争力的核心技术,使得中国企业在世界经济的分配格局中处于低端的不利局面。这种被动局面与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不足直接相关。中国科技创新能力在49个国家中,居于28位,处于中等偏下水平。透过严峻的事实可以看到,科技创新能力的不足已成为我国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中国的发展必须以发展高科技为突破口。
科技的成长,创新的进步,需要富有活力的文化土壤和推崇创新的社会氛围。创新的文化一旦和现实的需求相结合,再加上配套的政策制度,便会涌现出蓬勃的生命力。美国今日科技的领先地位是其内在文化的自然延伸。同样,中国要形成自己的创新文化,需要摒弃原有文化中对创新精神存在着无形的压抑和束缚的部分,融合鼓励探索创新的文化元素,让原创意识和探索精神具备坚实的文化根基。; 科技创新需要完善的配套制度和充足的资金投入。科技创新需要风险投资、债券市场、收购市场、知识产权、法律诉讼等配套的政策制度和金融体系来支持。金融体系为高科技提供大量的资金支持,高科技的成果又为金融体系带来高额的利润。但中国的科技创新体系尚不健全,相关配套政策落实效果还欠理想。比如在科技评估和奖励方面,在靠拼凑甚至抄袭就能拿学位、评职称的情况下,必然是少有人去费尽心血搞原创,原创精神必然会被挫伤。加之研发经费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较大,有限的经费利用率还很有限,科技创新能力很难提升。
科技的发展离不开一流的人才队伍。中国的人才的总体规模超过六千万,但有实力的高新技术人才匮乏,能引导科研领域发展的战略型科学家更是寥寥无几。如何以完善的科技体制,培养好人,留好人,用好人是支撑科技进步的重要条件。同时,科技创新的主体结构也有待调整。中国的创新项目近百分之五十是由政府承担,而政府在高科技创新项目的研发方向上很难完全具备精确的判断。直接面向市场面向需求的企业,才更具备对高科技创新方向研判和把握的条件。因此,突出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是提高国家科技创新能力的必然条件。
把握全球化进程,坚定国际化道路
大国的复兴,需要开放的格局,开放的程度决定国家的发展空间。 ; 在国际化分工越来越明细的今天,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难以在自给自足中实现,中国更是如此。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面临着能源、资源、环境等多方面的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家电渠道管理大全.pptx
- 家电安全使用劳技.pptx
- 家电生产系统标准手册.pptx
- 家电策划tcl美好人生,烛光点亮公益活动.pptx
- 家电策划春兰星威公司终端售点创新整合提升策略.pptx
- 家电品牌分析教材.pptx
- 家电的详细介绍及家电的安全使用方法使用.pptx
- 家电维修第七章.pptx
- 家电行业SEBS在门窗与冰箱密封条的应用.pptx
- 家电维修教程.pptx
- 2010年北京东城区高考二模语文试题(含解析).pdf
- 直流配电网分布式自治控制策略及应用研究.docx
- (八省联考)2025年河南省新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演练数学试卷带解析带答案(精练).docx
- 读书会社团在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中的角色培育研究.docx
- 蛙泳腿技术动作 课件(共14张PPT) 体育六年级下册(含音频+视频).pptx
-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生物 26.3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课件(共18张PPT)(含音频+视频).ppt
- (八省联考)2025年河南省新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演练数学试卷带解析审定版.docx
- 粤港澳大湾区绿色物流与流通业韧性研究.docx
-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学期7.1:走进分子世界(24张PPT)(含音频+视频).ppt
- (八省联考)2025年河南省新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演练数学试卷带解析附答案(实用).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