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病因解析.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尿石症:泌尿系结石 常见症状--疼痛、血尿、排尿困难 直径2cm的结石不可能通过尿道排出。 注意! 如菠菜、豆类、葡萄、茶叶、桔子、番茄、土豆、李子、竹笋等 2.肾结石患者应控制钙的摄入 忌睡前喝牛奶,不盲目补钙 3.胃结石 胃内食物不被消化,凝结成块而形成 常因空腹或过量食用柿子、山楂、黑枣引起 第四节 其他病因 在中医病因学中,除外感病因、内伤病因和病理产物之外的致病因素,统称为其他病因。 包括:外伤、虫兽伤、寄生虫、医源因素、先天因素等。 一、外伤 (一)外伤的概念 外伤指机械暴力等外力如扑击、跌仆、利器等击撞,以及烫伤、烧伤、冻伤等而致皮肤、肌肉、筋骨损伤的因素。 广义的外伤还包括雷击、溺水、化学伤等。 (二)外伤的致病特点 1.外力损伤(枪弹、金刃、跌打等   因机械暴力所引起的损伤) 轻者为皮肉损伤—出现局部的疼痛、青紫瘀斑、出血肿胀。 重者损伤筋骨内脏—关节脱臼、骨折、大出血,甚至昏迷、抽搐、亡阳等严重病变 。   烧烫伤又称“火烧伤”、“火疮”等。烧烫伤多由沸水(油)、高温物品、烈火、电等作用于人体而引起,一般以火焰和热烫伤为多见。烧烫伤总以火毒为患。 轻者损伤肌肤,创面红、肿、热、痛,表面干燥或起水泡,剧痛。 重度烧伤可损伤肌肉筋骨,痛觉消失,创面如皮革样,蜡白、焦黄或炭化,干燥。甚至伤津耗液而致亡阴亡阳。 3.冻伤: 冻伤是指人体遭受低温侵袭所引起的全身性或局部性损伤。 冻伤在我国北方冬季常见。冻伤的程度与温度和受冻的时间、部位等直接相关。温度越低,受冻时间越长,则冻伤程度越重。 冻伤一般有局部冻伤和全身冻伤之分 (1)局部性冻伤 轻者—受冻部位皮肤苍白,局部寒冷麻木,继而肿胀,皮色转为紫红,或有结块不甚而皮肤坼裂,自觉灼痛、瘙痒;或有大小不等的水泡、血泡,自觉疼痛,感觉不灵敏。如无染毒,则逐渐消肿,结成紫黑色痂皮,不久痂皮脱落而愈。 寒为阴邪,性凝滞,收引 指、趾、耳、鼻等暴露部位受寒冷影响,出现紫斑、水肿等,则称为“冻疮”。 重者—局部麻木冷痛,青紫漫肿,感觉丧失,有大水泡,水泡破后显露出紫红色创面,流溢滋水,溃烂成疮,甚至肌肤变黑,骨脱筋连,成为坏疽。 组织坏死后因继发腐败菌的感染而呈现黑色、暗绿色 中医基础理论病因解析 第三节:病理产物 痰饮、瘀血、结石等是疾病过程中所形成的病理产物。 这些病理产物形成之后,又能作用于人体,干扰机体的正常功能,可加重病理变化,或引起新的病变发生。因其通常是继发于其他病理过程而产生的致病因素,故称“继发性病因”。 一、痰 饮 概念:痰饮是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 成的病理产物。较稠浊者为痰。 (水)饮:清稀者为饮。   湿聚为水,积水成饮,饮凝成痰 特点:流动性较大。可留积于脏器组织 间隙和疏松部位。 (一)痰饮的概念 分类:痰饮有狭义和广义、有形和无形之分。 狭义的痰饮:狭义的痰饮是指肺部渗出物和呼吸道的分泌物。又称之为外痰。 广义的痰饮:广义的痰饮泛指由水液代谢失常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及其病理变化和临床症状,又称之为内痰。 有形痰饮: 是指视之可见,触之可及、闻之有声的实质性的痰浊。 无形之痰: 只见其症,不见其形,看不到实质性的痰饮,无形可证。 (二)痰饮的形成 外感风寒 饮食不节 中阳受困水湿不运 七情所伤 阻遏脾阳水湿停聚 肝气乘脾水湿不化 肺通调涩滞 脾转输无权 肾蒸化失职 三焦水道失司 水湿或聚而成饮或遇火煎熬为痰 痰饮以阳虚阴盛为本 证候以本虚标实多见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三)痰饮致病的特点 1、阻碍经络气血 2、阻滞气机 3、影响水液代谢 4、易蒙蔽神明 5、病证复杂,变化多端。 1、阻碍经络气血 流注经络、经络阻滞:肢体麻木、屈伸不利、             半身不遂 痰饮结于局部:痰核、瘰疬、阴疽、流注 瘰疬(淋巴结核) 2、阻滞气机 痰留于肺:肺失宣肃(胸闷、咳喘、咳痰) 痰阻中焦:脘腹胀满、恶心呕吐、大便溏泻 痰停胁下:胸胁胀满、咳而引痛。 痰结咽喉:咽中梗阻,如有异物,吐之不出, 咽之不下等(梅核气-神经官能证) 痰饮阻肺,可致宣降失职,水液不布; 痰湿困脾,可致水湿不运; 饮停下焦,影响肾、膀胱的气化功能,       水液停蓄。 4、易蒙蔽神明 痰浊蒙蔽清窍,  头晕目眩、 扰乱心神     精神不振。               痰浊上犯, 神昏谵妄, 与风火相合: 癫、狂、痫等。              神志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 精神分裂症 癫痫,俗称羊癫风 5、病证复杂,变化多端 上至头,下至足,内至脏腑,

文档评论(0)

dalianz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