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PAGE \* Arabic 1 —
论阎连科小说的语言追求
【黑龙江史志2009.16(总第209)】 在当代文坛,阎连科凭借出众的小说创作才华,以超凡奇诡的想象、令人震惊的冷峻与深刻、独特的文体实验创造着一个又一个“久久地吸引和折磨我们的文本”[1] ,构筑了一个个 独立的艺术世界,成为近几年“中国文学中绕不过去的人物”[2]。值得注意的是,阎连科小说题材的不断深化和拓展是伴随着他对文学语言的不断追求和探索同步进行的。他始终遵从于自己内心的真实, “只注重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他认为,“差异是一种价值”[3]。本文即试图从语言建构的角度分析其对小说语言的不懈追求。一一个作家的语言风格,往往是这个作家独特的生活经历、思想观点、美学情趣、性格气质、知识修养和艺术才能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晶。 阎连科一直走着一条充分民间化的路子:扎根于耙耧山脉,以一个耙耧人的身份、 视角和语言,绘声绘色地描摹民间的生存空间和生活故事。其对民间语言,尤其是地域方言、语汇的开掘可谓用心良苦。除了许多生动活泼、通俗简练的俗语、俚语外,在近期几部小说中,他甚至有意地避开某些读者习以为常的普通话词汇而选用“土得掉渣”的方言词汇(如《受活》里把“台阶”叫“磕台”、把“旅游”称作“旅乐”),这些俚语来自耙耧民间,来自百姓生活,是民间百姓智慧和语言艺术的结 晶。 既有民俗文化心理的体验,又有明显的地域乡土氛围。试看下面几句话:(1)太阳照亮她(指十三奶)的脸,象晒着一张用过几年的蒸馍布(《从军行》)。(2)耙楼山脉的细风凉拌丝一样朝我吹过来,浓郁的田野的甜味噎得我直打嗝(《行色匆忙》)。 (3)豆大的金色苍蝇,密密麻麻饺子样排在母亲的头上(《日光流年》)。(4)雪花膏的味儿像是煮红薯,灰白浓浓的化不开,桃儿(作品人物)的香味儿是煮嫩玉蜀黍的味儿,又清又纯就像从黄土梁上流过了一股水(《黄金洞》)。例(1)里的十三奶,丈夫跑老日到部队一去不还,儿子当兵打仗不明不白死了,孙子也不听话穿上军装进了军营,自己守着儿媳苦熬日子,一个“蒸馍布”的比喻把老人饱经人世沧桑、失去光泽与血色的脸描绘了出来。例(2)用“凉拌丝”比喻山风,多么新颖有趣,让人在回味之余如沐山间那丝丝缕缕吹拂而来的凉风。后半句闻味儿打嗝的夸张则更形象地表现了山野的甜味之浓,看似粗俗,实则契合人物身份。例(3)写苍蝇如豆大,不算稀奇,可把苍蝇趴在司马蓝娘长了疥疮的头上比作排饺子则要让人转动一下脑子了。小说创作中,为了更真实再现客观事物的诗意化特征,或更形象深刻地传达人物的内心体验,需要作家创造那些新颖奇妙的比喻,而阎连科用喻的目的则有所不同,那些独具乡土气息的生活化的喻体更多的是为了表现本体的某些情状,为此他甚至有意无意地拒斥了比喻物的诗意性特征(甚至是美感特征),这大概与他大多数作品对人类命运、人类生存的冷观照、冷思考有关。他往往只是抓住本体与喻体某一方面、哪怕是极微小 不引人注意的方面的相似点构成各类比喻,以至于不免让人担心,倘若文本阅读者没有见过“蒸馍布”、没见排放过饺子、没吃过“凉拌丝”、“煮红薯”、“煮嫩玉蜀黍”(见例4),该怎么 去欣赏这些比喻的妙处呢?从这一点上来看,又让人不由深思,深厚的农村生活体验,不知是他的优势?还是他的局限?似乎只有在这种充分民间化了的语言中,阎连科才能“保留 一种回家的感觉”[4] ,才能实现自己“让语言回到常态的语言之中”[5] 的创作理想。二阎连科曾说:“语言是我最大的苦恼,一旦语言有那么一点新东西,我就会觉得整部作品别有洞天。”[6] “看别人的小说,语言不行就再吸引不了我继续看下去。”[7] 这些话可以看作他不停歇地进行小说探索的心理动因。而汉语言多维开放 的特性,也为他进行这种创新提供了可能。以1996年出版的 《阎连科文集》五卷本为里程碑,阎连科一改之前大部分小说所采用的传统表达策略,试着把传统小说叙述语言的再现功 能与新潮小说的表现功能努力融合在一起,用一种更具形象性、多义性的深层语言、场型语言进行写作,为读者呈示出一个生动、鲜明、具有透视感和色彩感的世界。尤其是通感修辞 手法的大量运用,更是其此后小说语言的一大新变。 语言学家爱德华·萨丕尔说过“个人的表达的可能性是无限的”,“当这种表达非常有意思的时候,我们就管它叫文 学”[8] 。通感修辞法作为积极修辞的一种,能打通人的视觉、听 觉、 触觉、嗅觉,使无声变有声,无形变有形,无味变有味,大大增强小说语言的艺术张力,它常常与比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培训与解读课件.pptx VIP
- 污水管网施工组织设计.doc VIP
- 第1讲《伟大事业都始于梦想》(课件)《学生读本(小学高年级)》.ppt VIP
- B级法兰锻制-作业指导书生产用设备操作与维护规程汇编.doc VIP
- 2024工业供应链数字化白皮书.pdf VIP
- 工作总结:绩方面的突破与成就.docx VIP
- 医防融合助力高血压2型糖尿病规范化管理.pptx
-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混合运算复习(一) (课件).pptx VIP
- SJT 3326-2016 陶瓷—金属封接抗拉强度测试方法.pdf VIP
- 2024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对照检查最新“四个带头”查摆问题清单存在问题、原因分析、整改措施.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