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单选题
1.“这次考试失败是因为我的运气不好”,这是把失败归因于()
A.内部的可控因素 B.内部的不可控因素 C.外部的可控因素 D.外部的不可控因
素
答案: D
2.在阐述个体社会化和群体心理时,弗洛伊德运用的一个重要概念是
A.依恋 B.模仿 C.认同 D.本能
答案: C
3.()能够解释老人和儿童更容易获得人们的帮助
A.社会交换理论 B.互惠规范 C.社会责任规范 D.生物学理论
答案: C
4.根据凯利的三维理论,如果特异性高、共同性和一致性低,那么人们
最新资料
往往做出()的归因
A.社会视角 B.行为主体 C.刺激客体 D.情境
答案: D
5.关于服从行为最著名的实验是()
A.谢里夫的研究 B.阿希的实验 C.柯瑞琪菲尔德的实验 D.米勒格拉姆的实验
答案: D
6.对儿童高度接纳和肯定,允许儿童自由表达思想和感情,但很少剔除
控制和要求。这种母属于哪种类型
A.权威型 B.专制型 C.放纵型 D.忽视型
答案: C
7.对一个经常看武侠小说、电影的小孩来说,武林英雄们属于他想象中
的()
A.归属群体 B.非正式群体 C.参照群体 D.松散群体
答案: C
8.社会知觉是个体对他人()以及对自己的知觉
A.群体 B.社会 C.自然 D.环境
答案: A
9.一个和尚挑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这句谚语说明了什么()
A.社会惰化 B.社会促进 C.冒险迁移 D.去个性化
答案: D
10.按照增减原则,哪种评价能够获合作伙伴最高的喜欢程度
最新资料
A.由否定到肯定 B.始终是肯定评价 C.始终是否定评价 D.由肯定到否定
答案: A
11.态度概念的ABC模型中,B是指()
A.认知成分 B.行为成分 C.情感成分 D.行为倾向成分
答案: D
1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维纳提出的归因纬度的是()
A.内在性 B.普遍性 C.可控性 D.稳定性
答案: B
13.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A.心理现象 B.社会心理现象 C.社会认知 D.心理发展
答案: B
14.京剧《赤桑镇》中的包拯,作为法官他要执法如山,要斩包冕,而
作为包冕的长者,他又要保持叔侄的亲情,赦免侄子,在激烈的思想冲
突之后,包拯还是选择了前者。请问这一故事主要体现下面了哪一种情
况()
A.角色紧张 B.角色错位 C.角色内冲突 D.角色间冲突
答案: D
15.()不是婚姻的主要动机
A.学习 B.繁衍 C.爱情 D.经济
答案: A
16.交往的双方彼此对对方的付出没有给予合理的与其反应,会使对方
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激起消极的情绪体验,这一现象反映了人际交往
的何种原则()
最新资料
A.对等原则 B.交互原则 C.共生原则 D.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答案: A
17.在形成总体印象时,将各个特征的分值加以平均,然后根据平均值
的高低来形成对他人的好或不好的总体印象,被称为印象形成中的()
A.平均模式 B.定型 C.加权平均模式 D.加法模式
答案: A
18.社会心理学在“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这一层面中,不包括以下哪
个研究内容
A.人际关系 B.人际沟通的内容、功能、程序等 C.社会影响 D.集群行为
答案: D
19.人类爱情的鼎盛时期在哪个时期()
A.童年期 B.青少年期 C.青年期 D.中年期
答案: C
20.霍布金斯提出的恋爱阶段其顺序为()
A.过滤阶段、评价阶段、收缩阶段B.评价阶段、收缩阶段、过滤阶段C.收缩阶
段、过滤阶段、评价阶段 D.过滤阶段、收缩阶段、评价阶段
答案: D
21.在海德的P-O-X态度转变模型中,P代表()
A.认知者 B.环境 C.他人 D.另一对象
答案: A
22.一俊遮百丑,一坏百坏,指的是社会知觉中的()
A.刻板印象 B.首因效应 C.近因效应 D.晕轮效应
答案: D
23.如果任务要求迅速、准确,容易控制,采取哪种沟通网络好()
最新资料
A.环式 B.轮式 C.Y式 D.链式
答案: B
24.根据霍兰德的观点,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期是在()
A.社会折学阶段 B.哲学思辨阶段 C.经验描述阶段 D.实证分析阶段
答案: C
25.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成长、发展为()的过程
A.心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奥鹏东北师范大学21年 《民法(高起本)》网考资料.pdf
- 奥鹏东北师范大学21年 《民事诉讼法学(高起本)》网考资料.pdf
- 奥鹏东北师范大学21年 《模拟电子技术(高起专)》网考资料.pdf
- 奥鹏东北师范大学21年 《平面数字图像设计》网考资料.pdf
- 奥鹏东北师范大学21年 《普通心理学》网考资料.pdf
- 奥鹏东北师范大学21年 《企业经济活动分析(高起专)》网考资料.pdf
- 奥鹏东北师范大学21年 《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网考资料.pdf
- 奥鹏东北师范大学21年 《嵌入式系统》网考资料.pdf
- 奥鹏东北师范大学21年 《人格心理学》网考资料.pdf
- 奥鹏东北师范大学21年 《人工智能》网考资料.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