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案例研究论文范文
建筑案例研究
【摘要】东京国际儿童图书馆,于2002年由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完成改造设计,以创新思维,传递出人文历史的知性魅力。安藤忠雄所营造的遗存与当代、历史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空间,为这座历经百年的城市遗产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关键词】东京国际儿童图书馆;安藤忠雄;改造;遗存;当代;和谐共生
东京国际儿童图书馆位于东京都台东区上野公园,是日本为数不多的明治时期的西洋建筑之一,也是上野公园内林立的文化设施中,富有庄重氛围的文艺复兴风格的建筑。
国际儿童图书馆的前身是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上野分馆,历经明治、大正、昭和时期,是日本珍贵的城市遗产。1995年,人们对上野分馆的功能展开了讨论,因为儿童不读书是当时比较突出的问题,所以建立一所国立的儿童专用的图书馆在政界和民间的呼声都很高。日本政府深知,下一代阅读与否关系到国家的未来,更将“让阅读成为教育的灵魂”作为儿童教育的国策。由此,上野图书馆的设施作为国家儿童图书中心被再次利用。
国际儿童图书馆始建于1906年,由负责哥伦比亚万国博览会日本馆建筑的久留正道负责设计,作为帝国图书馆之用。这座建筑物当初的“口”字形建筑设计,最后仅完成约1/3,但一直沿用至今。之后经历1923年的东京大地震与世界大战,1929年后由坂本胜比古负责扩建与复原工程。旧帝国图书馆的一期工程采用的是砖混结构,二期增建的部分则采用了钢筋混凝土结构。一个图书馆,一百年的漫长历史,而今摆在建筑师安藤忠雄面前的挑战是:一方面要尽可能保存文化遗产,维护原始建筑的遗存;另一方面又必须对旧建筑的危楼部分进行修复和翻新。
1 装修风格上,复原历史,修旧如旧
改造要基于对古建筑的保存和再利用,同时更要满足现代建筑功能和设施的需求。在这样的改造思路下,安藤忠雄对旧建筑的外立面及内部装修给予了最大程度的保留,并且有步骤地进行了以老照片为依据的复原工作。在施工过程中,对旧建筑的保护贯穿始终,室内的地板是在原有地板上做出的几十公分高的夹层,夹层内设置空调的通风管和照明线路等,以此避免对旧建筑的破坏,同时采用钢结构加固、保留屋顶的木桁架结构等一系列措施,有效地提高了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对着东侧马路一侧的外墙除了增加玻璃玄关外,完整保留了旧帝国图书馆的原貌,西侧内院原有外墙因增设连廊的需要设置了玻璃幕墙。建筑的表与内、新与旧两种不同的风格进行了恰到好处的调和,保存下来的外墙材料的部分修补处也仍保留着明治以来的风格。
图1 国际儿童图书馆东侧
安藤在旧建筑内部的装修复原上也下了很多功夫,内墙和顶棚采用日本传统的灰浆重新粉刷装饰,一方面可以恢复空间原有的简单雅致,同时可以使传统工艺得以继承发扬。遇到不得不用非传统材料复原时,即使是地板上的小木板,都要用浅色木头标识清楚。为了更好地保护楼梯的铁制扶手,在扶手内侧增设了玻璃栏板。楼梯中央悬挂着的枝形吊灯,是这座建筑物中唯一从创建时就使用的灯具,伸展的灯架和乳白色的玻璃灯罩,以古老而浪漫的光芒照射着楼梯。除此之外,建筑内还可以看到原有的嵌入手工玻璃的窗框,这也体现出设计师尊重空间中的历史,也尊重当代人面对历史的空间。图书馆内处处都散发着历史的气息,漫步其中,正像是历经明治、大正、昭和时期的一场独特的时光之旅。
2 空间使用上,引入新理念,满足现代需求
对于旧建筑,安藤尽量忠实呈现原有的状态,但在空间使用上,则以新的方式思考和对待。
为了使建筑旧貌的复原和保存与现代功能和设施相适应,安藤在建筑东侧原主处与西侧内院设置了一条与原有建筑呈15度角的玻璃通廊。东侧处的玻璃廊前端成为开放与现代的,解决了原有建筑紧邻楼梯间门厅局促的问题,形成了从室外到室内的过渡空间。为了不过多破坏原建筑,建筑西侧在原楼梯间的对应位置,脱离旧建筑主体设置了楼电梯间,这条通廊同时起到了引导读者流线的作用。玻璃通廊西侧延伸至内景观庭院处设置了咖啡厅,弱化了旧建筑实墙围合空间内与外的界限,使室内的休息空间与室外的休闲阅览空间交融一体,光线、自然的渗透使空间更具有灵性与亲切感。
为满足读者使用流线,建筑西侧在三层主体建筑外侧增加了玻璃连廊。体现原有建筑外墙砖与石质感的同时,创造出了与现有设计共生的独特空间。旧帝国图书馆经历百年历史在墙面所留下的痕迹,也成为市民触摸可及、传递历史感的亲切线索。当我们流连在建筑物的每个角落,都可以深刻感受到建筑师内心的那份尊重与细腻。
对于原有空间的再利用,安藤也充分考虑到使用人群的特殊性、空间使用的多义性和现代媒介的多样性,让图书馆不只是收藏图书而已。馆内陈列着童话书和画册等面向儿童的书籍,虽说是儿童图书馆,但其中的吸引力连成人也无法抵挡,与儿时真爱的书籍在此相遇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