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PAGE
PAGE 1
中心警卫团战士感人事迹
文库编辑精选《中心警卫团战士感人事迹》一文,供您学习参考使用。
您宠爱的更多同类文章:警卫战士中心感人事迹
中心警卫团战士感人事迹第一篇
张思德调入毛主席的警卫班后,这位聋哑战士常到菜地里找张思德,一起干农活,还经常帮忙种菜。张思德只要有空,就去帮他挑水。张思德是四川仪陇人,1933年参与红军,与这位聋哑战士是四川老乡,还有着共同的经受,也经过长征,负过伤。他敬重这位聋哑战士,对他以兄弟相称。张思德诞生于1915年,比聋哑战士小20多岁,称他为哥。
聋哑战士夏天总是光着脚干活,造成脚裂,几道口子都渗着血,走道也不机敏。张思德端来一盆热水,帮他洗脚,把土豆糊糊涂抹在伤口上。一连几个晚上,每天如此,聋哑战士脚上的裂伤果真见好,感动得他“哇哇”地哭出声来。
后来,中心警备团的老人们回忆说,他见到张思德,总是伸出大拇指,两人之间从没发生过争吵。
1944年9月5日,张思德在陕北安塞县山中烧炭,因炭窑倒塌而牺牲。聋哑战士得知消息后,哀痛了好久,时常到掩埋在警备团四周的张思德墓前,一坐就是大半天。
聋哑战士虽然不会说话,但他发出的声音很洪亮,嗓门很大。在张思德牺牲后的一段时间,常听到他叽哩呱啦地“讲话”,没人知道他在表达什么,想说出什么。
他每天起得比谁都早,战士们出操之前,他已经开头挑水、扫地、淘米做饭,一忙就是一成天。晚上,战士们按时睡觉了,他还在磨豆腐、做豆浆,尽量改善战士们的伙食。通信班的战士外出送信,他总是把饭菜搁在锅里热着,战士们无论什么时候回来,都能马上吃上热乎乎的饭菜,这让战士们都格外感动。
中心警卫团战士感人事迹其次篇
1942年,聋哑战士所在的中心军委警卫营与中心警卫训练大队合编为中心警备团(对外称第十八集团军司令部警备团),直接隶属中心军委建制,吴烈任团长兼政委。开头时,聋哑战士在中心警备团的连炊事班,几个月后调到中心警备团团部炊事班。不管调到哪里,他始终都勤勤恳恳,不辞劳苦,起早睡晚地工作。在中心警备团团部炊事班,他每每天一亮,就赶着牲口到山下驮水运水,按时保证团部机关人员的吃水用水。
1942年7月的一天,聋哑战士那双原来就烂得不能再烂的鞋已经不跟脚,鞋底早磨穿了,他干脆光着脚挑水。虽然地面温度很高,甚至有些烫脚板,他照旧健步如飞地穿梭于山沟和山上的部队驻地。突然,他看到一个生疏的身影,是朱德总司令。聋哑战士把水桶一放,跑了过去,紧紧地握着朱总司令的手。但朱总司令的目光却死死地盯着聋哑战士那光着的脚,他让警卫员马上通知警卫营的领导赶过来。
一位副营长急匆忙地跑了过来。朱总司令劈头盖脸就是一顿批判:“你这个副营长到底是怎么当的?”当朱总司令指着聋哑战士的双脚时,副营长才知道朱总司令为什么如此大发脾气,马上表示说:“首长,我们马上给他发新鞋。”朱总司令的口气不亚于下达一次重大作战行动的命令,厉声说:“抓紧去!要是我下次再看到他光着脚挑水,你这个副营长就不要再当了!”
朱总司令从聋哑战士脖子上拿过那条又黑又破的毛巾,给他擦额头上的汗,又拍了拍他的肩膀,伸出大拇指。
聋哑战士明白了眼前所发生的一切,也伸出大拇指,感动地高高举在朱总司令面前。
中心警卫团战士感人事迹第三篇
王凯斌老人今年84岁,1920_年诞生于河北省衡水专区景县,1944年年末被日本人抓劳工抓到齐齐哈尔市挖洞、种水稻。1945年日本投降以后,王凯斌参与了东北军抗日联军。王凯斌老人为了革命诞生入死,曾参与过淮海战役、平津战役等多次大型解放战役。1950年10月19日,王凯斌参与了抗美援朝战斗,在十五兵团警卫团五连担当排长,负责彭德怀元帅的警卫工作。当时总指挥司令部设在朝鲜大榆洞。
由于抗美援朝初期,美军凭借其空军优势,大肆搞空袭行动,出于平安考虑,司令部设立在隐蔽的山坳旁。“记得有一次,美军的一架飞机被击中,慌乱之中飞行员跳伞,正好落在志愿军司令部四周,我和战友将其抓获。飞行员一边说英文,一边做喝水的动作。”王凯斌回忆说,“抗美援朝战斗应当从1950年持续到19年,前3年是打仗,后5年是挂念朝鲜进行战后重建,修桥修路。那时候,志愿军过得很苦,经常吃炒面和炒过的苞米粒充饥,住不上房子,大部分时间都住在山洞里。”
抗美援朝初期,美军经常搞空中轰炸战术,经常几架战斗机并排飞过,一起扔燃烧弹或者炸弹。那时朝鲜的民居都是茅草屋,遇到燃烧弹瞬间就会被烧毁,志愿军和老百姓都不在房子里住,都到山上隐蔽的山洞里住,天冷时不少人都被冻伤。王凯斌老人回忆说,当时美军的飞机很霸道,志愿军一开头没有飞机,只能眼巴巴地看着美军的飞机肆无忌惮的横冲直闯束手无策。那时美军几架战斗机成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