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水库生态湖体建设方案
1、设计目标
湖体生态系统修复和构建需要达到以下目标:
(1)建设湿地型湖体,防止初期雨水污染;
(2)丰富湖区生物相,优化生物群落结构;
(3)构建健康的水体生态系统,将湖区水质稳定在良好水平;
(4)抑制蓝藻爆发,透明度和感官效果满足水体功能要求。
2、方案措施
本项目主要对XX水库进行湖体生态恢复建设建设。
(1)湖体生态驳岸建设
生态驳岸边坡可采用1:2放坡或根据现状地形采取自然放坡的形式,岸坡植物配置,标高0.5m水深以下的岸坡区域种植金鱼藻、苦草、穗花狐尾藻;0.5m水深到最高水面0.5m之间的岸坡区域种植西伯利亚鸢尾、高杆灯心草、再力花、梭鱼草、风车草;最高水面0.5m以上的岸坡区域种植狗牙根延伸过渡;其中挺水植物和湿地植物的种植密度3~5株/m2,漂浮植物的种植密度为0.5~2株/m2,挺水植物和湿地植物的种植面积为0.2km2,漂浮植物的种植面积为0.05km2。
本工程XX水库生态驳岸的长度为4500m。
(2)湖体内部生态系统建设
XX水库内源污染的控制主要是防止湖体富营养化,尤其是对湖体氮磷等富营养物质浓度的控制。湖体内源污染控制技术主要是通过生态性措施,建立水生生态系统,控制污染物的富集和释放,使水体中各种营养物实现动态平衡,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有效抑制内源污染,使湖体水质长期稳定达标。
具体措施包括:
a人工放养以藻类等浮游植物为食的滤食性鱼类,实施不投饵料的鱼类养殖方式以控制湖泊水体中藻类的过渡繁殖,防治水体“水华”的发生。同时可适当放养蚌类、螺蛳等动物,延长生物链,通过食物链的作用,调控底栖动物和其他鱼类数量的增长。
b湖底植物配置:湖底为土质,其上种植苦草、菹草、金鱼藻等沉水植物和荷花等浮叶植物,防止底泥再悬浮而降低透明度,有利保持湖水清澈,吸收、转化、积累底泥及湖中的有机质与营养盐,降低水中营养盐的浓度,抑制浮游藻类的生长,从而防止水体富营养化。这些水生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起到增氧作用,有利于防止湖水黑臭。并为螺类等附着生物扩大附着基,改善一些动物的生活条件,增加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及迁移、转化和输出的途径和输出的数量,增强其对水体的净化能力。
图16 苦草 图17 菹草
c岸坡植物配置:岸坡区种植挺水植物荷花、水葱、黄菖蒲、风车草等。它们在浅水湿地、水中或者陆地上均可生长,其根系发达且深,有固岸护坡、防浪击、防岸坡坍塌的作用。风车草对氮、磷及COD都有一定的去除率。岸坡上种植这些植物可形成环湖的过滤带,对地表径流流入湖中的水起过滤作用,阻拦并吸收、转化、积累输入的部分有机质及营养盐,在通过收割利用,移出水体,有利水体自净,营养盐收支平衡,防止水体富营养化。以上造景植物的配置在兼顾形式美的同时,更注重其生态效应,遵循自然水岸植被群落的组成、结构等规律,在水平结构上,采用多树种混交林的形式,在垂直结构上,采用林冠层、下目层、灌木层和地被层多层次组合的形式,以发挥其群落的最佳生态效益。
图18 荷花 图19 水葱
d湖面植物配置,水面可分散地放置睡莲、荇草等飘浮植物,不仅可以绿化、美化水体,而且可以通过它们吸收、转化和输出水中的营养盐,减少入湖水体的光通量,从而抑制浮游藻类的生长,增加水体的透明度。
图20 睡莲 图21 人工浮岛
e组合式生态浮岛
生态浮岛技术就是人工把水生植物或改良驯化的湿生植物移栽到水面浮岛上,植物在浮岛上生长,通过根系吸收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本项目只在XX水库布置生态浮岛。
浮岛技术的净化机理主要有以下6个方面:
= 1 \* GB3 ① 浮岛植物吸收和吸附水体中氮磷物质:浮岛植物通过根系吸附并吸收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盐供给自身生长,从而改善水质。
= 2 \* GB3 ② 植物根系增大水体接触氧化的表面积,并能分泌大量的酶,加速污染物质的分解。
= 3 \* GB3 ③ 浮岛植物的克藻效用:一些植物能针对性地抑制相应藻类的生长,如芦苇对形成水华的铜绿微囊藻、小球藻都有克制效应。
= 4 \* GB3 ④ 浮岛植物与微生物的形成互生协同效应:浮岛植物输送氧气至根区,在根区形成好氧,兼性和厌氧的不同小生境,为多种微生物的生存提供适宜的环境,同时微生物可以把一些植物不能直接吸收的有机物降解成植物能吸收的营养盐类。
= 5 \* GB3 ⑤ 浮岛的日光遮蔽作用:浮岛在水面要占据一定的水面,在富营养化的水体中能减弱藻类的光合作用,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