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河道修复水系植物配置方案
①植物分类
传统的废水处理工艺中的大部分过程依赖好氧和厌氧微生物的作用,尤其对于氮的去除,需要硝化和反硝化的共同作用。湿地植物也能够做到好氧和厌氧型细菌的共生,主要是因为湿地植物的根部有一个厌氧区,同时根系周围有一个好氧区,根系能将水生植物茎、叶输送来的氧气固定,维持氧化还原的状态。
河道湿地植物可归为三种基本类型:
完全生长在水下的沉水植物(如伊乐藻等);
扎根在水下土壤中但叶和茎露出水面的挺水植物(如芦苇、香蒲、藨草等);
整个植物体都完全漂浮在水面上的浮叶植物(如睡莲、浮萍、水葫芦等)。
不同类型的湿地植物的特性如下表所示。
表11 不同生长型湿地植物特点
序号
湿地植物种类
特 点
1
浮水大型植物
系统以浮水植物为主,植物繁殖能力强,可通过光合作用由根系向水体放氧,可通过植物吸收有效去除N、P及重金属等污染物,浮水植物目前主要用于N 和P 的去除和提高稳定塘的效率。
2
挺水大型植物
系统以挺水植物为主,植物根系发达,可通过根系向基质送氧,使基质中形成多个好氧、兼性厌氧、厌氧小区,利于多种微生物繁殖,便于污染物的多途径降解,目前人工湿地主要指挺水植物系统。
3
沉水植物
系统以沉水植物为主,该系统还处于试验阶段,主要用于初级处理与二级处理后的精处理。
一般以水处理为目的时,宜选择挺水植物,因其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根系深,并且容易就地取材,许多挺水植物具有根茎,向外延伸呈丛束状,分裂后的部分可再繁殖。漂浮植物如水葫芦能快速去除水中的污染物质,但同时也具备其极强的生存能力,极易大量繁殖,造成生态入侵,因此在野外一般不予采用。有些沉水植物比如伊乐藻等能充分利用植物体的表面吸收所需养分,虽然扎根泥土,但并不完全依赖于泥土,能自由蔓延和飘浮,有时能够向上生长和伸枝。
② 选种原则
天然湿地恢复植物的选择应依据如下原则:
能够适应0.5~2.0m水深范围内的挺水植物;
选择根系发达,向水平和垂直方向伸展的植物类型;
选择易于采购的本地湿地物种。
③选择种类
挺水植物:莲、千屈菜、芦苇、菰、香蒲(多种)、菖蒲(多种)、藨草(多种)、泽泻(多种)、慈姑(多种)等;
芦苇:一年生挺水植物,高6~12英尺,多年生根茎深入地下约18英寸,芦苇广泛应用于“根系”废水处理法,因为芦苇根系渗入的输氧作用能有效的促进深层有机物质的氧化分解。
香蒲:易于栽培,根茎厚实,易于收集,根在地下不足1英尺深,因此深层氧化作用不强。
藨草:生长在内陆河岸的广大水域中,不如香蒲有那样强的生命力,分布也不很广泛,但除氮效果较好,能忍受较宽范围的pH值环境,根系能够深入地下2.5~3英尺,深层氧化作用很好,更适合生长在深水中,在洪水泛滥的环境也能够生存。
浮叶植物:睡莲(多种)、荇菜、菱(多种)等;
沉水植物:眼子菜(多种)、黑藻、伊乐藻、狐尾藻、金鱼藻、苦草等;
湿地周边陆生植物:鸢尾、芒、香根草等。
④植物种植量统计
在重建和恢复河道时,首要重视是所恢复物种的多样性和适应性,基于生态学原理不提倡单一植物种类的栽培,各物种的混合栽培能够让自然选择过程来决定优胜劣汰,也最终会决定湿地生态系统的生物钟类结构。引种植物时必须注意各个植物种类的比例,如果比例失调可能会引起某单一植物种类过分生长,而抑制了其他植物的生存。植物配置数量见下表所示。
表12 天然湿地植物数量表
序号
名 称
单 位
数 量
1
挺水植物
hm2
5.98
2
浮叶植物
hm2
0.44
3
沉水植物
hm2
0.51
4
岸边植物
hm2
1.03
5
合 计
hm2
7.96
⑤其他措施包括:
A)根据目前峡溪河现状,在清淤后,建立生态植物净化区,实施池底清障,水下湿地部分的清除深度为0.5m,压实池底(密实度为93%),做池底保护层,生土层平均厚度为60cm;同时对底部进行适当平整,改善底部的平整度及池底水流条件,挖除洼地内的入侵植物及其生长土床;
B)在净化区溢流堰处设置水面漂浮物收集措施以及池底淤泥清理装置,防止水面垃圾以及池底富营养底泥对下游受纳水体水质的污染。
C)池底植物配置,池底为土质,其上种植苦草、菹草、金鱼藻等沉水植物和莲花等浮叶植物,防止底泥再悬浮而降低透明度,有利保持水体清澈,吸收、转化、积累底泥及水中的有机质与营养盐,降低水中营养盐的浓度,抑制浮游藻类的生长,从而防止水体富营养化。这些水生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起到增氧作用,有利于防止水体黑臭。
苦草 菹草
图10 池底植物
D)岸坡植物配置,可在0.5m水深以下的岸坡区种植挺水植物香蒲、芦苇、荷花、水葱,0.5m以上岸坡种植湿地植物香根草和风车草。它们在浅水湿地、水中或者陆地上均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城区黑臭水体内源污染治理工程方案.docx
- 城区黑臭水体面源污染治理工程治理方案.docx
- 城市径流控制及污染治理工程方案.docx
- 城市水库黑臭水体治理思路.docx
- 城市黑臭水体治理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docx
- 城市黑臭水体现状及问题分析.docx
- 市中心城区总体规划.docx
- 湖南省涟源市城市概况.docx
- 湖南省涟源市介绍及自然地理人口情况.docx
- 水库黑臭水体综合整治工程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12-2021北京重点校高一(下)期中语文汇编:词类活用.pdf
- 电力市场与经济运行优化:电力市场优化算法_(28).电力市场中的市场力分析.docx
- 医院培训课件:《俯卧位通气的护理》.pptx
- 电力市场与经济运行优化:电力系统能效优化方法_(1).电力市场基础理论.docx
- 电力市场与经济运行优化:电力系统能效优化方法_(9).电力系统运行与能效优化.docx
- 电力市场与经济运行优化:电力系统能效优化方法_(15).电力市场与环境影响分析.docx
- 电力市场与经济运行优化:电力系统优化调度_(1).电力市场基础与原理.docx
- 电力市场与经济运行优化:电力系统优化调度_(14).电力市场改革政策与影响.docx
- 电力市场与经济运行优化:电力系统运行优化_(4).电力系统运行基础.docx
- 2025年航运行业分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