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度粒径测试基本知识.ppt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21/9/12 * 粒子的布朗运动导致光强的波动 当光束遇到颗粒阻挡时,一部分光将发生散射现象。散射光的传播方向将与主光束的传播方向形成一个夹角。颗粒越大,产生的散射光的θ角就越小;颗粒越小,产生的散射光的θ角就越大。散射光的强度代表该粒径颗粒的数量。这样,在不同的角度上测量散射光的强度,就可以得到样品的粒度分布了。 2021/9/12 * 向前的散射 光束通过特殊的广角元件在检测器上测量,在向前的方向(最低测量极限~0.1um),使用的这一设计大约能包含60度范围内的散射角。 向后的散射 为了获得纳米级颗粒的散射光。必须包含明显更大的角度范围。使用了向后的散射光束,在60到180度的角度范围内作为向后的散射面检测。使用这一设计测量的最低下限为10nm. 2021/9/12 * 在光束中的适当的位置上放置一个富氏透镜,在透镜的后焦平面上放置一组多元光电探测器,这样不同角度的散射光通过富氏透镜就会照射到多元光电探 头。将这些包含粒度分布信息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并传输到电脑中,通过专用软件用 Mie 散射理论对这些信号进行处理,就会准确地得到所测试样品的粒度分布了。 2021/9/12 * 激光粒度分析仪原理 2021/9/12 * 湿法分散系统 通过机械搅拌、超声波分散和全内置循环三种方式于一体,使样品充分分散,提高样品测试的准确性   干法分散系统 通过气流分散使样品得到充分分散,提高样品测试准确性。 2021/9/12 * 激光衍射法又称小角度激光光散射法,应用了完全的米氏散射理论。颗粒在激光束的照射下,散射角与颗粒直径成反比,散射光强与角度 的增加呈对数规律衰减。 2021/9/12 * 激光粒度仪系统示意图。包括半导体激光器、多元光电探测器、光路系统、电路系统、软件系统、循环分散系统等。 2021/9/12 * 2. 沉降法 沉降法又分为:如沉降天平、光透沉降、离心沉降等。 斯托克斯Stokes 定律 根据不同粒径的颗粒在液体中的沉降速度不同测量粒度分布的一种方法。它的基本过程是把样品放到某种液体中制成一 定浓度的悬浮液,悬浮液中的颗粒在重力或离心力作用下将发生沉降。大颗粒的沉降速度较快,小颗粒的沉降速度较慢。斯托克斯Stokes 定律是沉降法粒度测试的基本理论依据。 2021/9/12 * 光子交叉相关光谱法(PCCS) 工作原理:光子交叉相关光谱法(PCCS) 从光源发出的两束频率相同、相位一致的激光束,在测试区域相交,在两个检测器上得到两份相似的光强信号的涨落变化,两份光强信号涨落变化相同的部分为颗粒的实际光强信号,而不相同的部分则是干扰信号,被滤除。光电倍增管将相同的真实的颗粒信号送给相关器处理,相关器将处理结果输送给计算机,得出最后的测试报告。 2021/9/12 * 光透原理——Beel定律 要测量悬浮液中成千上万个颗粒的沉降速度是很困难的,所以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是通过测量不同时刻透过悬浮液光强的变化率来间接地反映颗粒的沉降速度的。光强的变化率与粒径的关系由比尔定律来描述 。用光透法测量沉降速度是目前比较流行的方法。 2021/9/12 * 沉降法 优点 :该法在涂料和陶瓷等工业中是一种传统的粉体粒径测试方法。已制定的国际标准 ( ISO 3262 Extenders for Paint Specifications andMethods of Test) 对涂料中常用的 21 种体质颜料的粒度分布测试方法 , 测试原理均基于沉降法。 缺点 :测量速度慢,不能处理不同密度的混合物。结果受环境因素(比如温度)和人为因素影响较大。 2021/9/12 * 3 筛分法 按照被测试样的粒径大小及分布范围,将大小不同筛孔的筛子叠放在一起进行筛分,收集各个筛子的筛余量,称量求得被测试样以重量计的颗粒粒径分布。 优点 :成本低,使用容易。 缺点 :对小于400目(38u)的干粉很难测量。测量时间越长,得到的结果就越小。不能测量射流或乳浊液;在测量针状样品时这会得到一些奇怪的结果。难以给出详细的粒度分布;操作复杂,结果受人为因素影

文档评论(0)

微微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