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11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共57张PPT)课件(北师大版八上).ppt

历史:第11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共57张PPT)课件(北师大版八上).ppt

  1.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以前男子与女子一样蓄发不剪,或披散于肩,或束发于顶。    因为拖在脑后的长辫子是清朝国民外貌的最大特点,剪掉发辫是向清王朝和封建传统挑战。 根据课文说一说清末民初社会生活的变化有哪些主要表现 从社会生活变化的角度感受历史发展 火车 轮船 照相 电影 电话 电报    报纸  - 剪发辫 易服饰 改称呼 清代皇帝朝服之一 西 服 的 演 变 西 服 的 演 变 传 统 旗 袍 * * 第11课社会生活的变迁 学习目标: 知道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出现的史实。   了解民国以来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等社会习俗方面的变化。 一、照相与电影的出现 1、照相术传入中国 ——19世纪40年代以后 2、电影出现 1、中国近代第一次放映电影 ——1896年 ——上海徐园“又一村”放映“西洋影戏” 2、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影片 ——1905年,《定军山》 ——揭开中国电影事业的序幕 二、社会习俗的变化 1、剪发辫 ——1912年 2、改称呼 职务 先生、君 大人、老爷 民间普通称呼 3、想一想 P56页 三、服饰变化 1、男士: 2、女士: 西装、 旗袍 中山装 清末民初在进步, 社会生活面貌变, 照相电影均出现, 首部电影《定军山》, 追求平等新国民, 改变称呼剪发辫, 西服高领中山装, 时代潮流服饰显。 小组讨论 为什么清末民初中国的社会生活会有如此大的变化? 清朝末期,中国被迫打开国门,从此西方列强从中国搜刮钱财,而西方先进的一些生活习惯、发明创造、典章制度也随之进入中国,使得中国的社会生活发生巨大的变化。 1、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影片是( ) A《定军山》 B 《渔光曲》 C《难夫难妻》 D 《风云儿女》 2、电影传入中国后,首先落户于哪个城市 ( ) A 北京 B 上海 C 武汉 D 广州 A B 3、剪发辫、改称呼始于( ) A 鸦片战争后 B 洋务运动后 C 维新变法运动后 D 辛亥革命后 4、民国初年,最具有特色的服装是( ) A 西服 B 旗袍 C 中山装 D 唐装 D C 西服、中山装、高领服装(现代旗袍) 长袍、马褂、旗装 服饰 先生、君 老爷、大人 人际称谓 剪辫 清入关后男子留有长辫 发式 照相、电影的传入和流行 日常生活 现在(清末民初) 以 前  照相术为什么在19世纪40年代以后传入中国? 《定军山》剧照 第一部无声电影《定军山》 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 第一部获国际奖电影《渔光曲》 阮玲玉 周璇 胡蝶 辛亥革命后军警为行人剪辫子 近代男子发型 * *

文档评论(0)

恋慕如斯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6120125000023
认证主体深圳市龙华区玄龙信息网络服务中心
IP属地湖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440300MA5GUQET1J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