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与导入设计】高中数学必修5(人教a版)第二章 【新课教学过程2】2.4等比数列 .docVIP

【教材分析与导入设计】高中数学必修5(人教a版)第二章 【新课教学过程2】2.4等比数列 .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4 等比数列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讲授新课 1.等比数列: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公比通常用字母q表示(q≠0),即:=q(q≠0) 1?“从第二项起”与“前一项”之比为常数(q) {}成等比数列=q(,q≠0) 2? 隐含:任一项 “≠0”是数列{}成等比数列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3? q= 1时,{an}为常数。 2.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1: 观察法:由等比数列的定义,有: ; ; ; … … … … … … …   迭乘法:由等比数列的定义,有: ;;;…;       所以,即 3.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2: 4.既是等差又是等比数列的数列:非零常数列 探究:课本P56页的探究活动——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的关系 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的关系: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它的图象是分布在曲线(q0)上的一些孤立的点。 当,q 1时,等比数列{}是递增数列; 当,,等比数列{}是递增数列; 当,时,等比数列{}是递减数列; 当,q 1时,等比数列{}是递减数列; 当时,等比数列{}是摆动数列;当时,等比数列{}是常数列。 开始 开始 A=1 n=1 输出A n=n+1 n5? 结束 是 否 例1 根据图示框图,写出所打印数列的前5项,并建立递推公式,这个数列是等比数列吗? 解:若打印出来的数字一次记为.由图可知 , 于是,可得递推公式: .易知该数列为等比数列,通项公式为:. 点评:依次循环程序框图,得出数列的前几项,然后归纳通项公式. 例2.一个等比数列的第3项与第4项分别是12与18,求它的第1项与第2项. 解: 点评:考察等比数列项和通项公式的理解 例3.求下列各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解:(1) (2) 点评:求通项时,求首项和公比 例4.教材P50面的例1。 例5. 已知无穷数列, 求证:(1)这个数列成等比数列; (2)这个数列中的任一项是它后面第五项的; (3)这个数列的任意两项的积仍在这个数列中. 证:(1)(常数)∴该数列成等比数列. (2),即:. (3),∵,∴. ∴且, ∴,(第项). Ⅲ.课堂练习 课本P52练习1、2 2.(1) 一个等比数列的第9项是,公比是-,求它的第1项(答案:=2916) (2)一个等比数列的第2项是10,第3项是20,求它的第1项与第4项(答案:==5, =q=40) Ⅳ. 课堂小结: 1.等比数列的定义; 2.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变形式 七、板书设计 Ⅴ.课后作业:课本P53习题A组1、2题 阅读教材第48~50页;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Ⅱ.讲授新课 1.等比中项:如果在a与b中间插入一个数G,使a,G,b成等比数列,那么称这个数G为a与b的等比中项. 即G=±(a,b同号) 如果在a与b中间插入一个数G,使a,G,b成等比数列,则, 反之,若G=ab,则,即a,G,b成等比数列。∴a,G,b成等比数列G=ab(a·b≠0) 2. 等比数列的常用性质 设() ⑴当,或时,数列为递增数列;当,或时,数列为递减数列;当时,数列为常数列;当时,数列为摆动数列. ⑵N). ⑶若N),则. ⑷是有穷等差数列,则与首末两项等距离的两项之积都相等,且等于首末两项之积. ⑸数列为不等于0的常数)仍是公比为的等比数列;若是公比为的等比数列,则数列是公比为的等比数列;数列是公比为的等比数列;数列是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⑹在数列中每隔N)项取出一项,按原来顺序组成新数列,仍为等比数列且公比为. ⑺数列是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时,数列是公差为的等差数列. ⑻数列中连续相邻两项的和(差)构成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⑼若N)成等差数列时,成等比数列. 3.判断等比数列的常用方法:定义法,中项法,通项公式法 例1.三个数成等比数列,它的和为14,它们的积为64,求这三个数. 解:设m,G,n为所求的三个数, 有已知得m+n+ G =14, , 这三个数为8,4,2或2,4,8. 解法二:设所求三个数分别为则 又 解得 这三个数为8,4,2或2,4,8. 例2. 已知{}是等比数列,且, 求. 解: ∵{}是等比数列,∴ +2+=(+)=25, 又0, ∴+=5; 例3.已知是项数相同的等比数列,求证是等比数列. 证明:设数列的首项是,公比为;的首项为,公比为,那么数列的第n项与第n+1项分别 它是一个与n无关的常数,所以是一个以q1q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文海网络科技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业从事文档编辑设计整理。

认证主体邢台市文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河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30503MA0EUND17K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