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文言文阅读+语言运用+名句默写+作文-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模块强化训练周测卷(新高考版)(解析版).docxVIP

05 文言文阅读+语言运用+名句默写+作文-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模块强化训练周测卷(新高考版)(解析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模块强化训练周测卷 05 文言文阅读+语言运用+名句默写+作文 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文言文阅读(7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20分) 仁宗嘉祐五年五月,召王安石为三司度支判官。安石,临川人,好读书,善属文。曾巩携其所撰以示欧阳修,修为之延誉;擢进士上第,授淮南判官。故事秩满许献文求试馆职安石独不求试调知鄞县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贷谷与民,出息以偿,俾新陈相易,邑人便之。寻通判舒州。文彦博荐安石恬退,乞不次进用,以激奔竞之风。召试馆职,不就。欧阳修荐为谏官,安石以祖母年高辞。修以其须禄养,复言于朝,用为群牧判官,又辞。恳求外补,知常州,移提点江西刑狱。与周敦颐相遇,语连数日夜,安石退而精思,至忘寝食。先是,馆阁之命屡下,安石辄辞不起,士大夫谓其无意于世,恨不识其面;朝廷每欲授之美官,唯患其不就也。及是,为度支判官,闻者莫不喜悦。安石果于自用,于是上“万言书”,大要以为:“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日以衰微,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法其意,则吾所改易更革不至乎倾骇天下之耳目,嚣天下之口,而固已合先王之政矣。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自古治世末,未尝以财不足为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耳。在位之人才既不足用,而闾巷草野之间亦少可用之才,社稷之托,封疆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愿监苟且因循之弊,明诏大臣,为之以渐,期合于万世之变。臣之所称,流俗之所不讲,而议者以为迂阔而熟烂者也。”上览而置之。吕祖谦曰:安石变法之蕴,亦略见于此书。特其学不用于嘉祐,而尽用于熙宁,世道升降之机,盖有在也。 (节选自《宋史纪事本末·王安石变法》)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故事秩满/许献文/求试馆职/安石独不求/试调知鄞县/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 B.故事/秩满/许献文求试/馆职安石独不求试/调/知鄞县/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 C.故事秩满/许献文/求试馆职/安石独不求试/调/知鄞县/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 D.故事/秩满/许献文求试馆职/安石独不求试/调知鄞县/起堤堰/决陂塘/为水陆之利/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三司,或为官称,或为官署名,历代不同,唐代后期到宋代,三司统管财政,由重臣任职。 B.禄养,“禄”为古代官吏的俸给,古人认为官俸为养育百姓之资,“禄养”是指用官俸养民 C.闾巷,“闾”,古时以二十五家为一阊,“巷”,里弄,后来用“阊巷”泛指乡里民间。 D.社稷,“社”指土神,“稷”指谷神,古代帝王诸侯都祭祀社稷,后来用“社稷”代表国家。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安石才华横溢,喜好读书,擅长为文,曾巩带王安石去拜见大臣欧阳修,欧阳修十分赏识王安石,四处为他扩大名声。 B.文彦博、欧阳修等人先后向朝廷推荐王安石,王安石都以祖母年老为由予以拒绝,因此士大夫们认为他无意于为世所用。 C.王安石性格果敢,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向宋仁宗呈言事书,要求对国家法度进行全面改革,扭转宋朝积贫积弱的局势。 D.王安石清楚地知道,他的改革主张在当时会遭到顽固派的非议,但仍然把希望寄托在君王身上,也由此得到宋仁宗支持。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贷谷与民,出息以偿,俾新陈相易,邑人便之。 (2)臣之所称,流俗之所不讲,而议者以为迂阔而熟烂者也 5.请简要概括王安石“万言书”向皇帝言事的要点。(3分) 【答案】1.D 2.B 3.C 4.(1)把粮食借贷给百姓,(百姓秋后)加些利息来偿还,使官仓中能够陈谷换新粮,郡县的百姓都认为很方便。(2)我的这些议论,是那些世俗之人不会说的,而且那些议论的人还会认为是不切实际的老生常谈。 5.改革法度(效法先王政令精神)、重视理财、重用人才、表明心迹。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按照宋初旧制,地方官员任期满后,允许向朝廷呈现文章申请考取阁职,唯独王安石放弃了这个机会。被调任鄞县。到任后,他修筑堤堰,浚治陂塘,使水陆交通得到方便。 “故事”作句首状语,其后断开,排除AC; “求试”与“馆职”是动宾短语,之间不能断开,排除B。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 B.“养育百姓之资”“用官俸养民”错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8zxcio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