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模块强化训练周测卷
08 诗歌鉴赏+语言运用+名句默写+作文
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诗歌鉴赏(54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酬李光化见寄二首(其二)
范仲淹
万里承平尧舜风,使君①尺素半空空。
庭中无事吏归早,野外有歌民意丰。
石鼎斗茶浮乳白,海螺行酒滟波红。
宴堂未尽嘉宾兴,移下秋光月色中。
(注)①使君:汉代称刺史为“使君”,汉代以后尊称州郡长官为使君。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题目可知,本诗是一首和诗,李光化有诗寄来,诗人写诗回赠他。
B.首句里的“尧舜风”采用比喻的手法,展现了太平安定的社会景象。
C.颈联描写斗茶、饮酒的画面,充满色彩感,可看出参与者兴致颇高。
D.尾句未明写秋光月色中人的具体活动,却意境空明,给人想象空间。
2.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1.B
2.①官务清简空闲:天下太平,百姓丰乐,作为地方官自然就没有官务琐事缠身。②生活闲适雅致:与宾客斗茶、饮酒兴致高昂;赏秋光、月色只为与宾客尽兴。
【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的能力。
B. “‘尧舜风’采用比喻的手法”错误,“万里承平”是万里太平之意,就像尧舜时期一样,民风安乐,现实的太平和尧舜民风安乐进行比较,突出现实的太平安定,属类比手法。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
诗歌通过“万里承平”“尺素空空”“庭中无事”“吏归早”表明天下太平,如尧舜时期一样,地方官员也没什么公文或书信需处理,无事而早归,民风安乐,百姓安居乐业,说明治所太平,表现诗人因没有官务琐事缠身而官务清闲。
诗人每天与宾客“石鼎斗茶”“海螺行酒”“移下秋光月色中”,唯恐不能与嘉宾尽兴,表明了作者对清净优雅的生活情趣的追求。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3-4题。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①
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
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注]本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二年,辛弃疾在淳熙八年前后,约为45岁,贬官为民,闲居带湖。
3.下面对本词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上片四句描绘夜宿王氏茅屋所见所闻,声色形神兼绘,给人身临其境的感受。
B.“鼠”是“饥”的,可见已长期断“烟火”;蝙蝠翻舞,形象写出了眼前所见。
C.屋外狂风暴雨,窗纸破烂,瑟瑟作响,用拟人手法写出了耳中所闻。
D.下片写词人只能在梦中见万里江山,表达了他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和悲凉之情。
4.本词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6分)
【答案】3.D
4.(1)词人用饥鼠,蝙蝠,风雨,窗纸等意象,描写了一幅萧瑟破败的意境。
(2)抒发了词人平生为了国事操劳奔走,终老时却落得罢官闲居,壮志未酬的辛酸。
(3)梦醒后却仍心系“万里江山”,表达了词人虽身居破庵,却胸怀天下,不忘统一大业的崇高爱国情怀。
【分析】
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D.“表达了他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和悲凉之情”错。由“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可知词人在布被单薄,疾风骤雨的秋夜,从梦里醒来,眼前依稀还是梦中的万里江山。下片抒发词人白发苍颜、壮志难酬的愤慨心情,“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表现出自己虽处境悲凉,但雄心不减的可贵精神。
故选D。
4.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意境和情感的能力。
解答本题要注意题干中关键词“意境”“情思”“结合全词简要分析”,答题时注意结合诗句、手法,具体分析情感。
(1)“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意思是饥饿的老鼠绕着床蹿来蹿去,蝙蝠围着灯上下翻舞。屋上松风裹挟着大雨汹涌而来,糊窗纸被风撕裂,发出呼啦啦的声音,仿佛在自言自语。人用饥鼠,蝙蝠,风雨,窗纸等意象,描绘的是萧瑟的自然画面,表现出萧瑟破败的意境。
(2)“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意思是平生塞北江南辗转不定,如今归来已是满头白发,容颜苍老。这两句突出诗人为国事操劳,终老时却落得罢官闲居的结局,表达了词人壮志未酬的辛酸之情。
(3)“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意思是布被单薄,疾风骤雨的秋夜,从梦里醒来,眼前依稀还是梦中的万里江山。这两句些词人梦醒后仍旧心系丢失的国土,表达了词人虽身居破庵,却胸怀天下,不忘统一大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05 文言文阅读+语言运用+名句默写+作文-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模块强化训练周测卷(新高考版)(解析版).docx
- 05 文言文阅读+语言运用+名句默写+作文-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模块强化训练周测卷(新高考版)(原卷版).docx
- 06 论述类文本阅读+语言运用+名句默写+作文-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模块强化训练周测卷(全国卷版)(解析版).docx
- 06 论述类文本阅读+语言运用+名句默写+作文-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模块强化训练周测卷(全国卷版)(解析版)-.docx
- 06 论述类文本阅读+语言运用+名句默写+作文-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模块强化训练周测卷(全国卷版)(原卷版).docx
- 07 现代文阅读II+语言运用+名句默写+作文-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模块强化训练周测卷(新高考版)(解析版)-.docx
- 08 诗歌鉴赏+语言运用+名句默写+作文-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模块强化训练周测卷(新高考版)(原卷版).docx
- 2021年东京奥运会作文精品素材(3种精神 10个金句 12个标题 6篇时评)-2021-2022学年高一语文作文同步讲解训练课件+教案(统编版必修上+下册).docx
- 专题01 多文本阅读-2021年北京市各区高三历次统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docx
- 专题02 文言文阅读-2021年北京市各区高三历次统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docx
- 专题03 诗歌阅读-2021年北京市各区高三历次统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docx
- 专题04 散文阅读-2021年北京市各区高三历次统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docx
- 专题05 小说阅读-2021年北京市各区高三历次统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docx
- 专题06 名著阅读《论语》专题-2021年北京市各区高三历次统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docx
- 专题07 名著阅读《红楼梦》专题-2021年北京市各区高三历次统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docx
- 专题08 语言运用-2021年北京市各区高三历次统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