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6 名著阅读《论语》专题-2021年北京市各区高三历次统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docxVIP

专题06 名著阅读《论语》专题-2021年北京市各区高三历次统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北京市2021届高三各区历次统一考试《论语》阅读及答案详解 一、试题部分 海淀区202011 11. 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①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 ②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论语?尧曰》) ③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论语?里仁》) 综合以上材料,概括回答孔子对于“言”有哪些认识,并就其中一点谈谈你受到的启发。 朝阳区202011 12.下面三则《论语》中,孔子对“食”的态度是什么?反映了怎样的思想?请简要概括。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学而》) 子曰:“饭疏食饮水, 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齐【1】必变食,居必迁坐。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乡党》) 注释:齐,同“斋”,斋戒。 丰台区202011 11.《论语》记录了孔子的言论。如: ①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里仁》) ②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里仁》) ③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公冶长》) ④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泰伯》) 请你从中任选两则,说说各自体现了孔子怎样的“羞耻观”?结合内容说明。 海淀区202101 12. 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论语·子罕》) (1)画线部分表现了怎样的儒者形象?(3分) (2)参考下面的“链接材料”,翻译“何有于我哉”,并回答这句话体现了孔子的什么特点。(3分) 【链接材料】 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 (《论语·雍也》) 西城区202101 11.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公冶长》)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①。观过,斯知仁②矣。”(《里仁》)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卫灵公》) 注释:①党:类。②仁:同“人”。 综合以上材料,简述孔子对“知人”的认识,并选择其中一点谈谈对你的启示。(5分) 东城区202101 12.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为政》) 子曰:“事父母几【1】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2】而不怨。”(《里仁》)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学而》) 注释:【1】几:轻微,婉转。【2】劳:忧愁。 (1)请解释“不敬,何以别乎”与“民德归厚”。(2分) (2)综合以上材料,简述选文中提到的“孝”包括几方面内容,并就其中一点谈谈对你的启示。(4分) 朝阳区202101 12. 阅读下面《论语》的文字,回答问题。 子谓南容:“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免于刑戮。”(《公冶长》)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泰伯》) 子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卫灵公》) 面对邦国“有道”和“无道”的不同情况,孔子认为应抱持怎样的态度或采取怎样的做法?请根据以上材料简要概括。 丰台区202001 阅读下面《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里仁》)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三仕为今尹,无喜色;三已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公冶长》)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12. 请解释划线部分“一以贯之”与“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 13. 综合以上材料,简述“夫子之道”的内涵,并就其中一点谈谈其现实意义。 石景山区202101 12.阅读下面《论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8zxcio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