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书2007628.docx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基处理课程设计指导书 基本知识: 、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的工程勘察 对于准备采用水泥搅拌桩工程的场地,除了常规的工程地质勘察外,尚应查明: 1.填 土层的结构,特别要查明大块障碍物 (石块、树根等)的尺寸和含量;2 ?水泥搅拌桩加固深 度范围内土的天然含水量; 3.有机质土层及有机质性质和含量; 4.地下水的侵蚀性。因为 许多种普通水泥不适应硫酸盐的结晶性侵蚀,甚至会丧失强度。 二、设计参数的选择 (一)水泥 1.水泥强度等级。水泥土强度随水泥强度等级的提高而提高,一般选用 42.5号普通矿 渣水泥。 2.水泥掺合量。表示水泥掺合量的掺合比在 10% ~20%之间,一般用a w=15%。 (二)水泥搅拌桩置换率(m) 置换率的大小直接影响复合地基承载力的大小, 也影响建筑物沉降量的大小。 从最佳的 技术经济指标衡量,一般选用 m= 20%较为恰当。 三、复合地基承载力 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原则上应通过现场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确定,也可按下式计 算: (1-1)f…铝(1” (1-1) 式中 fsp.k ―― 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 m 面积置换率; Ap 水泥搅拌桩单桩截面积(m2) 桩间土承载力标准值(Kpa) 3 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当桩端土软土时; 3 =0.1~0.4;当不考虑桩 间软土作用时;3 =0; Ra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原则上应通过单桩载荷试验确定, 也可用下 列两式计算,取其中较小者 (1-3)Ra =Up qsi li : Ap q (1-3) i 4 式中 feu ――与水泥搅拌桩桩身水泥土配比相同的室内水泥土试块 (70.7mm X 70.7mm X 70.7mm 立方体或 50mm X 50mm X 50mm 立方体)在标准养 护条件下90d龄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平均值 (kPa); ――桩身强度折减系数,干法 =0.20?0.30,湿法 =0.25?0.33; qsi ―― 桩周第i层土侧摩阻力特征值,对于淤泥 qsi=4~7Kpa ;淤泥质土 qsi =6?12kPa;软塑粘性土 qsi = 10?15kPa;可塑粘性土 qsi = 12? 18kPa; Up——水泥搅拌桩周长(m); l i ―― 桩长范围内第i层土的厚度(m); qp―― 桩端地基土未经修正的承载力特征值( kPa),可按规范取值; :- ——桩端天然地基土的承载力折减系数, :-=0.4-0.6。 四、下卧层强度验算 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往往以承台下群桩的形式出现, 群桩中的桩与单个桩的工作状态不 尽相同。当桩距不大时,亦即搅拌桩的置换率较大 (譬如m=20%)且非单行排列,而桩端以 下仍然存在较软弱的土层时;应验算下卧层的地基强度。 设想搅拌桩与桩间土为一假想实体基础,则下卧层强度可按下式验算 fsp,k F G —UfF fsp,k F G —Uf F1 ps(F F1) ::Rs 式中 fsp,k ―― 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kPa); F ―― 基础(承台)总面积(m2),详见图1; G ―― 假想实体基础自重(kN); 假想实体基础侧壁上的平均摩阻力特征值 (kPa); I fsp,k 1 _ ■■■ L 1 y 」 / .-Z x 冲下-F 1 1 1 1 / z jT -- JT .■ 1 2- 1 r_ 图1-1搅拌桩下卧层强度验算 U ――假想实体基础侧面积(m2) Ps――假想实体基础边缘软土的承载力特征值( kPa); Fi——假想实体基础的底面积(m2), fs——假想实体基础底面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kPa); 设计实例 、工程概况 某5层办公楼,砖混结构体系。楼、地、屋面均采用预应力多孔板。 240mm厚砖墙采 用烧结普通砖实砌。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血500mm水泥搅拌桩复合地基。基础剖面构造 如图1-2所示。上部结构线荷载(算至室外地坪)如图1-3所示。 防潮层 多孔板 ±「■〔〕-:〔: —I 条基 墙体 室外地坪 地下水位 X 垫层 、 h*— J 二4 * 水勺 泥搅拌桩 * LZ2 剖面 本工程地处软弱场地.地基自然地坪 (同室外地坪)下50cm范围为耕植土,其下粉质粘 土层厚1m,再往下则为“深不见底”的流塑状淤泥质粘士层。各土层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质 指标详见表1-1。常年平均地下水位在地表下 1m深处。地下水无侵蚀性。 各土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表1-1 含水量 重度 比重 塑性 压缩模量 地基承载 桩侧摩擦 土层名称 厚度 CO r ds 指数 Es 力特征值 力特征值 (m) (%) (kN/m3) (g/cm3) Ip (MPa) qp (kPa) qs (kPa) 耕植土 0.5 18.0 粉质粘土 1 35.3 18.5 2.73 1

文档评论(0)

ld55597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