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中文言文阅读(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阅读答案及翻译
①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①归,杀而鬻②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②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③,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③旧制,凡诉讼不得径造④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⑤曲直,吏不敢欺。
④拯性峭直⑤,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
(节选自《宋史·包拯侍》有删改)
【注释】①第:只管。②鬻:(yù)卖。③缘贡:趁着进贡的机会。④造:到,去。⑤陈:陈述。⑥峭立:严厉刚直。⑦苟合:无原则的附和。
11、解释加点字(4分)
(1)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 寻( ) (2)以遗权贵 遗( )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
第③段中“吏不敢欺”中的“欺”有多重含义,具体是指
;
② 。(3分)
14、民间把包拯称为“包青天”,请结合选文分析原因。(写出三点叩可)(3分)
如:断案神明
;
;
③ 。
11、(1)不久(2分)(2)送给,赠给(2分)
12、(包拯)不随便附和别人,不伪装言语和神色来取悦他人。(2 分)
13、①对下不欺压百姓;②对上不欺瞒官员。(3分)
14、执法公正为民作主为官清廉不徇私情(不事权贵不结党营私等可酌情考虑)3分
译文:
包拯字希仁,是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担任了天长县的知县。有个盗贼割了别人家耕牛的舌头,牛主人来到(县衙)告状。包拯说:”(你)只管回家去,杀了牛卖了它。”不久又有一人来到(县衙)告别人私自宰杀耕牛,包拯说:”(你)为什么割了别人家耕牛的舌头,又来告他的状?”这个盗贼感到很震惊,也很服气。
(包拯)转到端州当知府,升为殿中丞。端州出产砚台,此前的知府趁着进贡大都敛取是贡数几十倍的砚台,来赠送给当朝权贵;包拯命令制造的砚台仅仅满足贡数。当政满一年没拿一方砚台回家。
以前的惯例,凡是告状的不能直接走到庭下,包拯打开正门,使(告状的人)能够直接走到庭前陈述事情的是非,(这样)吏不敢欺瞒。
包拯性格正直,憎恶官吏苛杂刻薄,致力于敦厚宽容之政,虽然非常憎恨恶行,但从来没有不用忠恕之道来推行政务的。(他)跟人交往不随意附和,不以巧言令色取悦人,平常没有私人信件,连朋友、亲戚都断绝来往。虽然地位高贵,但(穿的)衣服、(用的)器物、(吃的)饮食跟当百姓时一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