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相组织入门66张金相组织图谱说明_新能源检测技术材料化学元器件汽车电子热分析实验室仪器温度研发工程师试验硬件质量检测.docVIP

金相组织入门66张金相组织图谱说明_新能源检测技术材料化学元器件汽车电子热分析实验室仪器温度研发工程师试验硬件质量检测.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金相组织入门,66张金相组织图谱说明 序号 材?料 状?态 1 工业纯铁 退火 2 20钢 退?火 3 45钢 退?火 4 65钢 退火 5 T8钢 退?火 6 T12钢 退?火 7 T12钢 退火 8 亚共晶生铁 铸?态 9 共晶生铁 铸?态 10 过共晶生铁 铸?态 11 T8 正火 12 T8 等温淬火 13 T8 等温淬火 14 20 淬火 15 T8 淬火 16 45钢 正火 17 45#钢 860℃水淬 18 45钢 860℃水淬低温回火 19 45钢 860℃水淬中温回火 20 45钢 860℃水淬高温回火 21 45钢 780℃水淬 22 45钢 1100℃水淬 23 T12 球化退火 24 T12 780℃水淬低温回火 25 T12 1100℃水淬低温回火 26 40Cr 调质 27 65Mn 淬火中温回火 28 GCr15 常规淬火低温回火 29 W18Cr4V 铸态 30 W18Cr4V 退火 31 W18Cr4V 淬火 32 W18Cr4V 淬火及回火 33 1Gr18Ni9Ti 固溶处理 34 30CrMnSi 等温淬火 35 ZGMn13 铸态 36 20钢 渗碳后退火 37 40Cr 调质软氮化 38 45钢 渗硼后空冷 39 灰口铸铁 铸铁 40 可锻铸铁 退火 41 球墨铸铁 铸态 42 蠕墨铸铁 铸态 43 灰口铸铁 HT100 退火 44 灰口铸铁 HT150 铸态 45 灰口铸铁 HT200 正火 46 可锻铸铁 KT350-10 退火 47 可锻铸铁 KT550-04 第一阶段石墨化退火 48 球墨铸铁 QT400-15 退火 49 球墨铸铁 QT500-5 铸态 50 球墨铸铁 QT700-2 正火 51 高磷铸铁 铸态 52 ZL102 铸态 53 ZL102 铸态 54 LY12 铸态 55 LY12 时效板材 56 H70 变形退火 57 H62 退火 58 QSn10 铸态 59 QSn10 挤压棒 60 锡基轴承合金 铸态 61 铝基轴承合金 铸态 62 45钢 锻轧 63 ZG30 铸态 64 T13 过热正火 65 A3钢 电弧焊 66 铁基粉末冶金 压制烧结 图谱说明 1、白色等轴晶为F晶粒,黑色网络为晶粒之间的边界。 2、F+P,白色晶粒为F,黑色块状为片P。 3、F+P,白色晶粒为F,黑色块状为片状P。 4、F+P,黑色基体为片状P,白色呈网络状分布的为F。 5、片状P。 6、黑白相间的层片状基体为P,晶界上的白色网络为Fe3Cll。 7、P+Fe3Cll,Fe3C染成黑色,F仍保留白色。 8、P+Ld+Fe3Cll,斑点装基体为共晶Ld,黑色枝晶为P。 9、共晶Ld是由P+Fe3Cll+Fe组成,P组织细小。 10、Fe3Cll+Ld,板条状是Fe3Cl,斑点状是Ld。 ?11、S。细层片状F与Fe3C的机械混合物。 12、B上+M+A残。B上是由成束的大致平行排列的条状F与分布在F条间的断续Fe3C组成的非常层状组织。 13、B下+M+A残。B下是呈扁片状的过饱和F分布在F内的短针状Fe3C的两相混合物。 14、板条M。 15、针状M+Ar。高碳M呈针状,互成一定的角度。 16、F+S。白色条块状为F。沿晶界析出;黑色块状为S。 17、中碳M。M成板条和针状混合分布。 18、回火中碳M。 19、回火T。回火T是从M分解出的F基体上分布极细粒状Fe3C的混合物组合。 20、回火S。回火S是F基体上分布细粒状Fe3C的混合物。 21、亚温淬火组合F+M。M呈黑色,F为白色。 22、过热淬火组织M。 23、球状P。是F基体上分布颗粒状Fe3C。白色为F基体,白色小颗粒为Fe3C。 24、回火M和粒状Fe3C。黑色为隐针状回火M,白色颗粒为Fe3Cll。 25、低温回火组织M+Ar,粗针状黑色回火M体及灰白色的残留Ar。 26、回火S。白色F基体上分布着细的浅黑色颗粒Fe3C。 27、回火T。白色F基体上分布极细的黑色Fe3C颗粒,它仍保持M位向。 28、回火M及细颗粒碳化物+A残。 29、Ld+T+M+Ar。共晶Ld呈鱼骨状分布。 30、S+碳化物。基体为S,S呈暗黄色,白色块状为共晶碳化物,白色细小颗粒为二次碳化物。 31、M+Ar+碳化物。白色基体为隐针状淬火M及Ar. 450X。 32、M+碳化物+A残。黑色基体为回火M+Ar,白色大块颗粒为共晶碳化物,细小颗粒为二次碳化物。 33、A。白色晶粒为A晶粒,部分晶粒呈孪晶。 34、B粒。由灰白色F和它所包围的小岛状组织所组成。 35、A+碳化物。白色基体为A,黑色网络为晶界,沿A晶析出颗粒状碳化物。 36、渗碳的平衡组织。最表层为过共析层,黑色基体为P,白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纸质内容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