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常用诊疗操作规范法.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 、 额镜的使用法 额镜的镜面是一个能聚光的凹面反光镜,焦距约 25cm,中央有一小孔,镜体借一转动灵 活的双球状关节联结于额带上。戴额镜和对光是耳鼻喉科的一项最基本的操作。 【目的】 将光线准确地反射、聚焦到耳、鼻、咽喉等部位以便于检查。 【操作方法及步骤 】 1.调节额镜:先调节双球状关节的松紧,使镜面既能灵活转动而又可置于任何位置上均 不松滑下坠为度。然后调节额带圈使适合检查者头围大小。 2.戴镜:将额镜戴在头部,将双球状关节拉直,镜面与额面平行,镜孔正对检查者平视 时的左眼或右眼,远近适宜。 3.对光:先调整光源,使光源投射到额镜上,再调整额镜镜面,将光线反射、聚焦到要 检查的部位,检查者的视线通过镜孔正好看到反射的焦点光,进行检查。 【注意事项 】 1.随时保持瞳孔、镜孔、反光焦点和检查部位成一直线,方能看清楚被照明了的检查部 位。 2.养成“单眼视”的习惯(但另眼不闭) ,即只用带额镜一侧的眼睛进行观察。 “单眼视” 不能形成立体像,难于判断深度,须勤加练习使之习惯。 3.在练习中保持姿势端正舒适,不要扭颈、弯腰、转身来迁就光源光线和反射光线,须 仔细调整光源光线的投射方向和额镜镜面的反光角度,并前后调整受检者的头位,使反射的 最亮点(即焦点光)准确照射到受检部位。 【考核标准 】10 分 1.额镜调节: 2 分(各关节调节松紧适宜 2 分;关节调节稍紧或松以致不能灵活转动者 1 分;过紧或过松以致完全无法根据需要调节者 0 分)。 2.戴镜: 2 分(戴镜后瞳孔、镜孔、反光焦点和检查部位成一直线 2 分;镜孔与瞳孔有偏 离者 1 分;瞳孔完全不能通过镜孔观察者 0 分)。 3.对光:4 分(能将光线准确地聚焦到被检查的部位 4 分;光斑较大但尚能准确地照射到 被检查的部位者 3 分;光斑过大以致被检查部位亮度不足者 2 分;光斑过大而又不能准确地 照射到被检查的部位者 1 分;光线完全不能聚焦到被检查的部位者 0 分)。 4.姿势:2 分(戴镜对光时姿势端正自然 2 分;姿势不正者 1 分;为迁就光线而过分扭曲 身体者 0 分)。 II 、 前鼻镜检查法 【目的 】 观察鼻腔各部分的结构,为鼻科基本的检查方法。 【相关解剖 】 鼻腔由鼻前庭和固有鼻腔构成,二者以鼻阈为界。鼻前庭表面为皮肤,生有鼻毛,并富 于皮脂腺和汗腺。固有鼻腔表面为粘膜覆盖,有内、外、顶、底四壁,内侧壁为鼻中隔,其 前下方是鼻出血的好发部位,称“易出血区” ;外侧壁有上、中、下三个鼻甲及上、中、下三 个鼻道,以中鼻甲游离缘水平为界,其上方鼻甲与鼻中隔之间的间隙称为嗅沟或嗅裂,其下 方鼻甲与鼻中隔之间的不规则腔隙称为总鼻道。 【器械及药物 】 光源、额镜、前鼻镜、枪状镊、棉片、 1%麻黄素、喷雾器。 【操作方法及步骤 】 1、戴额镜,对光。 2、握持前鼻镜:左手执前鼻镜,以拇指及食指捏住前鼻镜的关节(或拇指附于关节处, 食指附于受检者鼻尖) ,前鼻镜之一柄贴于掌心,余三指握于另一柄上司前鼻镜的开闭。右手 扶持受检者的下颌部或头顶以调整其头位。 3、放入前鼻镜:将前鼻镜的两叶合拢,与鼻腔底平行伸入鼻前庭,切勿超过鼻阈,以免 引起疼痛。然后将前鼻镜的两叶轻轻上下张开,抬起鼻翼,扩大鼻前庭。 4 、第一位置观察:使受检者头位稍低,观察鼻腔底、下鼻甲、下鼻道、鼻中隔前下部分 及总鼻道的下段。在下鼻甲萎缩者,可直接看到鼻咽部。 5、第二位置观察:瞩受检者头部逐渐后仰到 30°,观察鼻中隔的中段以及中鼻甲、中 鼻道和嗅裂的一部分。 6、第三位置观察:使受检者头部逐渐后仰至约

文档评论(0)

卡法森林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20024141000030
认证主体深圳市尹龙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广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0300MA5GATBK8X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