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中国从未输过 ——我国防治瘟疫历史及文化回顾.docxVIP

“抗疫”,中国从未输过 ——我国防治瘟疫历史及文化回顾.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抗疫”,中国从未输过 ——我国防治瘟疫历史及文化回顾 /jnnews/2020-03-03/2020030300171.html   《打预防针》宣传画   《增补瘟疫论》   《瘟疫析疑》   《山东省防疫总所事实汇编》   光绪精刻本《瘟疫论辨义》   《人人种痘,预防天花》宣传画   2月24日,山东省图书馆发布《关于向社会各界征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文献资料的征集公告》,指出为了妥善收藏、保管、开发、利用山东各地各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相关地方性资料,更好地服务社会,山东省图书馆即日起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山东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相关文献资料。   本次征集的范围是山东省各地各界与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的出版实物、文字档案、音频、照片、影像资料、文学艺术作品手稿等,文献载体形式包括印刷型文献、数字型文献、缩微型文献,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几类: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向社会发布的行政命令、通知、公告、倡议书等文献。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学校、企事业单位编撰的反映山东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各种公开出版物。各级各部门编印的反映山东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会议文集、纪要、文件汇编、图录、防控手册(指南)等内部资料。山东籍或寓居山东人士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著述及相关手稿、照片等。反映山东各地援助湖北医疗及物资的文献资料。与山东抗击疫情相关的文学艺术作品、影像资料等。山东各级单位、慈善组织及个人积极奉献爱心,配合协助党委、政府防控疫情行动的印证材料、捐赠记录资料等。其他记录山东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且具有历史价值和特殊意义的文献资料,包括社区村居出入证、返岗工作证、各类登记表、体温记录表、海报、科普册页等。   山东省图书馆作为全省文献收藏中心,承担着保存历史、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使命。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捐赠文献凡符合山东省图书馆入藏标准,将经过文献编目后,作为正式馆藏,予以妥善保存。同时山东省图书馆向捐赠者颁发收藏证书,并通过山东省图书馆网站定期发布文献捐赠通报,对捐赠者的事迹予以宣传。对于大宗具有较高价值的捐赠,将授予“山东省图书馆名誉馆员”光荣称号,设立专架予以收藏,同时通过新闻媒体进行报道和宣传。   山东省图书馆发布的这份《征集公告》,不只是一种简单的资料征集工作,而是对中国政府和人民在抗击这次疫情中所有的付出尽可能完整保存,为这场特殊的“战疫”留存下历史印记,并能以此记录历史,宣扬抗疫正能量。   ■历史上,中国也是一个疫病多发的国家,历朝历代不断“抗疫”   回看世界历史,人类就是在与病毒的持续斗争中不断提高战胜病毒能力的。历史上,中国也是一个疫病多发的国家。   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几乎每朝每代都发生过大规模的瘟疫。据统计,历史上大约3-20年就会发生一次,主要集中在10月至2月这五个月里。由此来看中国历史,也可以说是和瘟疫作斗争并不断取得胜利的历史。   据有关专家记述,先秦以前即有瘟疫,一般以巫术治疫,杂以医药。   秦汉时期,对于疫情严重地区,史记中有“十月庚寅,蝗虫从东方来,蔽天。天下疫”的记载。这时已经出现了隔离集中治疗的办法。汉平帝曾下诏书:“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名医张仲景即主张防治为主,“上医治未病。”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每逢大战,必有大疫。三国时期,北方大疫,“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有人猜测,著名的建安七子中有五人死于传染病。   唐宋时期,瘟疫不绝于志书,史书中往往出现如“贞观十年,关内、河东大疫”“江南频年多疾疫”的表述。这时期的治疗,以中医药为主,多进行隔离治疗。   金元之际,鼠疫大行,影响历史深远。有人研究后粗略估计,当时全国近五分之一的人口死亡,多达2570万人。   明代疫病更为频繁,约有上千次以上,且死亡数量巨大。嘉靖、万历年间,北京经常发生大疫情,“京师饥且疫。”崇祯年间,华北山西发生鼠疫,病者吐痰血即死,惨绝人寰,乃至“虽亲友不敢问吊,有阖门死绝无人收葬者。”崇祯十六年,疫情更是严重,至“死者数百万”。至李自成攻打北京之前,北京城已被鼠疫折磨了1年左右,以至于有人将明代灭亡和鼠疫联系起来。   清代疫情频发,且有外国人传染的新病情。鸦片战争爆发,道光二十年,“(霍乱)藉英兵及印兵传入,波及北京。”1910年的清末时期,东北发生大鼠疫,这次鼠疫死亡人数超过六万,相当于东北1400万人的0.4%左右。   ■历史上的山东非常重视防治疫情,曾在上世纪20年代成立专门防疫机构   单独说说明清时期的山东地区疫情,在这两个时期较为多发。有明276年,山东疫77次,平均3.58年一次。有清267年,山东79年疫,平均3.4年一有。明清政府对时疫的处置对策主要有放粮发衣、减免税赋等赈济抚恤政策,遣医送药、组织救治等医疗措施,以及后来设立防疫机构、建立防疫体系等机制建

文档评论(0)

刘芳池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