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人称代词我吾之辨(语言文学毕业论文).docVIP

第一人称代词我吾之辨(语言文学毕业论文).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人称代词我吾之辨(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文档信息 属性: F-018L0R,doc格式,正文3374字。质优实惠,欢迎下载! 适用: 作为文章写作的参考文献,解决如何写好实用应用文、正确编写文案格式、内容摘取等相关工作。 目录 TOC \o "1-9" \h \z \u 目录 1 正文 1 搞要 2 关键字: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第一人称代词;我;吾 2 一、产生时代有早晚 3 二、语法功能有区别 4 (1)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4 (3)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庄子·逍遥游》 4 (4)孟子曰:“否。我四十不动心。(《孟子·公孙丑上》 4 (5)吾行却曲,无伤吾足。(《庄子·人间世》 4 (7)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诗经·氓》 4 (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 4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战国策·齐策一》 5 (2)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庄子·外物》 5 (3)我食吾言,背天地也。(《左传·僖公十五年》 5 (4)我张吾三军而被吾甲兵,以武临之。《左传·桓公六年》 5 三、单复数使用有变化 5 四、使用习惯有不同 6 参考文献: 7 论文原创声明(模板) 7 论文致谢(模板) 8 正文 第一人称代词我吾之辨(语言文学毕业论文) 引导语: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一句中同时用到“我”和“吾”两个第一人称代词,这不仅让中学生疑惑不解,也成为高中语文教师面临的难题。以下是的小编为大家找到的第一人称代词“我”“吾”之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搞要 摘要:摘要: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一句中同时用到“我”和“吾”两个第一人称代词,这不仅让中学生疑惑不解,也成为高中语文教师面临的难题,本文从“产生时代”“语法功能”“单复数使用”和“使用习惯”四个方面进行分析,解释“我”与“吾”的区别 关键字: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第一人称代词;我;吾 笔者在执教《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一文时,有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语文课本中见到的古文第一人称代词大多是“吾”,一般不用“我”;而“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不但用到“我”,还“我”“吾”同用,这是为什么?这个颇具挑战的问题顿时让课堂沸腾起来。而同文异构的另一位老师在执教此篇时竟然将板书误写为“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并屡次把课文题目读错,可见“我”“吾”之辨在《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一文中的确不容忽视。 其实语文课本古诗文单元并未厚“吾”薄“我”,就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来说,古诗文单元“我”共出现46次,“吾”共出现47次,两字出现频率几乎等同,即便在选修课文《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一文中,孟子解释“浩然之气”时也三次用到 “我”,一次用到“吾”,可见“我”“吾”均是古人常用的第一人称代词。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对“我”的读音注解为 “五可切”,“吾”的注解为“从口五声,五乎切”,可见这两个字声母相同,韵母相近,发音似乎也没有区别。 但是,人称代词具有单一性特征[1],在言简意赅、语义深远的古代汉语中同时出现两个极为相似的词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那么“我”与“吾”究竟有哪些区别呢? 一、产生时代有早晚 “我”的字形在甲骨文中已经出现,甲骨文 像一种有许多利齿的武器,是戌( )的变形,即超级的戉(钺),无人可敌的威猛战器;有的甲骨文写作 ,简化了齿形, 可见,“我”字在商朝已经出现。“我”是第一人称代词中出现最早的字,且在早期古文献中大量出现,如《尚书》中出现了188次,《左传》中170次,《老子》中19次。 “吾”的字形在现存甲骨文中不曾出现,金文中有记载,写作 或 。 “吾”在成书于西周初期的《诗经》中仅出现一次,如“九有有截,韦顾既伐,昆吾夏桀”, “昆吾”是人名;在现存16000多字的《春秋》一书中, “吾”仅出现两次,如“邓侯吾离来朝” (《春秋·桓公七年》)“晋候夷吾卒” (《春秋·僖公二十四年》),也均为人名;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尚书》中不曾出现“吾”。但在成书于战国初期的《左传》《论语》中已大量出现“吾”,所以“吾”字应出现在西周初期,但作为第一人称代词可能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自新文化运动以后,“我”在口语和书面语中几乎替代了所有第一人称代词,“吾”逐渐退出了文学舞台和社会生活。 由此可见,“我”的产生时代要早于“吾”,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中出现人称代词“我”不足为奇。 二、语法功能有区别 “我”和“吾”在古汉语中均能作“主语”和“定语”。如: (1)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2)对曰:“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左传·庄公十年》 (3)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庄子·逍遥游》 (4)孟子曰:“否。我四十

文档评论(0)

agui199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