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PAGE \* Arabic 1 —
中国方案 中国智慧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中国方案中国智慧(钟声) 《人民日报》(2013年12月11日03 版) 联合国根据中国提倡设立“世界城市日”,是国际社会对中国感召力、影响力的认同,是中国负责任大国作用的体现 近日,联合国大会第二委员会一致通过决议,将每年10月31日设为“世界城市日”。这是中国首次在联合国推动设立的国际日。 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第一次以城市为主题,唱响“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其间发布的《上海宣言》向世界呼吁,建设和谐城市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解决之道,倡议将10月31日定为世界城市日,以激励人类为城市创新与和谐发展不懈奋斗。 人类发展的文明史也是城市发展史。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是世界各国推进现代化必经的历程。联合国数据表明,当前全球一半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2011年到2050年全球将新增人口23.32亿,城市人口增长26.2亿,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以城市为主的新阶段。 从国际经验来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居民收入水平,往往与城镇化率成正比。居民收入水平较高的发达国家,城镇化率一般达到80%。麦肯锡公司数据显示,在2025年左右,全球600个城市创造的GDP将占全球GDP总额的2/3,城市和大都会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发动机。 目前风起云涌的城市化浪潮正由发展中国家推进。预计2007年至2050年期间,世界将新增31亿城市人口,其中29亿来自发展中国家。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发布《全球城市发展报告》显示,2012年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城市中,3/4来自亚洲、中东、拉丁美洲和非洲。 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经验表明,当城市化率达到40%—60%左右,经济社会发展将面临一系列挑战。资源危机、环境恶化、社会矛盾凸显,各种“城市病”困扰城市发展。如今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更为复杂,资金不足、竞争激烈、人口多,经济对外依赖严重…… 本轮城市化浪潮的种种潜在危机,引起广泛关注。联合国副秘书长霍安·克洛斯呼吁,“各国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应制定相应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使城市成为经济、社会、文化 和政治进步的载体。”在当今相互依存的世界,能否处理好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不仅决定着发展中国家的命运,也关乎人类社会的未来。 然而,治好“城市病”没有万能药。根据不同环境、处境与传统因素对症下药才能让城市化健康推进,相互交流借鉴也是走好城市化道路中可贵的照明灯。 中国开启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城镇化进程,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迅速提升到目前的50%以上,仅用30多年时间就达到英国用200年、美国用100年才实现的城镇化水平。中国怎样破除城乡壁垒,走出一条以人为核心、注重质量的新型城镇化之路?中国大胆探索与实践,也愿意同世界分享交流。 “世界城市日”的设立,将为各国加强在城市化领域合作提供契机。每年的10月31日,人们不妨在匆忙行进中驻足思考、共同探讨,如何实现城市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如何在开发建设中守护城市的灵魂、如何让城市承载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梦想? 中国在自信前行。人类发展进程中,将会有更多的中国方案、更多的中国智慧。 以下无正文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Nur für den pers?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 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