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第一课 国画工具材料与笔墨介绍
一、教学目的:
培养对民族绘画的感情。
认识干湿浓淡墨色。认识中国画的特点。二、重点难点:
1,认识中国画特点。
2, 墨分五色 的认识。
三、准备 :毛笔、墨汁、调色板、旧报纸、宣纸、抹布。四、教学过程 :
(一)课题导入 :
今天,我们要学国画。
(二)新授 :
1、介绍中国画 : 中国画是我过传统的一种绘画形式,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 与民族风格,称国画。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
2、介绍工具 : a) 笔:羊毫笔、狼毫笔、白云笔。 b) 墨:有松烟、油烟。 c)纸:
宣纸-- 生、熟。 d) 砚:砚用的是石头。 e)色:可用水彩颜料代替。3、各种工具的保管方法。
分类: 1,题材 :人物、山水、花鸟。 2,方法:工笔、写意。
墨分五色 : 焦、浓、重、淡、清。笔法:中锋,侧锋。
分辨: 浓淡墨。 中侧锋。 干湿画法。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三)小结 :讲评。
第二课 墨与彩的韵味
一、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体验水墨画的韵味和审美情趣, 从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认识美术的文化性与历史继承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掌握材料和水分的关系, 调动学生主动性,放开手脚,大胆创意,表达自己的感受。
2、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对水墨画的韵味的理解和感受, 并表现在自己的画上。三、课前准备
范画数张,生宣纸数张,毛笔,笔洗,画毯,中国画颜料等。四、教学过程 :
(一)组织教学 :
(二)导入新课 :
学生体验 :
拿出生宣纸和毛笔, 让学生谈一谈, 宣纸和图画纸有什么不同 ?教师总结 :
宣纸和毛笔以及墨是中国画的工具。这也是中国画不同于其它画种的主要特征。
让学生动手用墨和水在宣纸和图画纸上随意涂画, 然后看看有什么不同 ?
教师展示范画并提出问题 :这些画是用什么材料画的 ?有什么特点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总结 :这些作品是利用水和墨在宣纸上的冲化、融渗产生的浓淡变
化,通过墨与彩的泼洒、点染、堆积形成墨、色、水相互辉映的效果。这种效果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令人回味无穷,这就是水墨画的韵味。
师生共讨 :
你知道国画的历史吗 ?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水墨画,顾名思义,就是用中国传统的绘画工具,按照中国人的审美习惯而画出来的画。中国的国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
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 独树一帜。 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
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所以我们要继承传统文化,使它不断发展。
你理解水墨画的韵味吗 ?
出示作品,学生讨论发言,教师总结 :这种墨与色相互交融形成的神奇效果, 令我们回味无穷,遐想翩翩。其特点在于似与不似之间,水、墨、色交融变化,
颇耐人寻味, 这就是中国画特有的审美标准之一 韵味 ,有 韵 才美,无 韵 是不美的。
你知道这种韵味是怎样形成的吗 ?
教师示范 :浓破淡、淡破浓、色破墨、墨破色,用墨和彩点染,堆积、泼洒
能形成相互辉映的效果。 学生有了动手的欲望, 急于想体验一下。 教师因势利导。
学生实践 :
教师布置作业, 自己动手创作一到两幅水墨作品, 用笔要大胆, 注意墨与彩的浓淡,以及水分干湿的把握。学生作画,教师巡视,及时指导遇到的情况。
作品评价 :
提出评价标准 :用笔大胆,水、墨、色相互辉映,墨与彩的浓淡以及水分的把握要恰到好处。画面要体现出变化莫测的韵味。
学生互评 :
师生互评 :
小结:这节课通过同学们的动手创作, 使大家对水墨画的韵味有了很深的了解和体验,
好多同学的作品都不错,希望大家课后去练习,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去表现, 看看效果怎样 ?
第三课 国画《枇杷》
一、教学目标 :尝试运用已有经验大胆表现树枝上的枇杷。
二、教学准备 :
1、学生有画枇杷和小鸡的经验。
2、课件 ;范例。
3、宣纸、毛笔、颜料、墨汁等幼儿国画用具 ;背景音乐三、教学过程 :
(一)欣赏课件,引起兴趣。
1、师:春天到了,枇杷成熟了,一个个枇杷看上去那么诱人,那么你们知道枇杷长在哪里吗 ?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教师边出示幻灯,学生边欣赏 )
2、师:看到了吗 ?长在哪里 ?怎么样的 ?
3、 学生自由说说。
4、小结:枇杷是一串一串的长在树上的,排着队,但它们不是像我们小朋友整整齐齐的排队,而是没有规律的,有的在前面,有的露出半个头,有的害羞的躲在后面。
5、师:这么漂亮的枇杷,许多国画大师也很喜欢,于是他们把树上的枇杷画了下来,我们来看看他们的作品。 (教师继续出示幻灯,学生欣赏。 )
(二)学生观察,教师讲演、示范。
1、师:以前我们画过一个一个,摘下来的枇杷,今天我们要学习画长在树上的枇杷,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
2、学生观察和示范,教师讲演。
《枇杷图》的画法步骤
步骤一 :先画叶,重墨勾筋,可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辽2015T402 民用建筑空调与供暖冷热计量设计与安装.docx
- 《学校绿化养护服务方案》.doc
- 河北建筑国企招聘笔试题库.pdf VIP
- 副高卫生职称《放射医学》(题库)模拟试卷三.docx VIP
- 第四章原产地规则.ppt VIP
- 《海南全景解析》课件.ppt VIP
- 2016年张掖市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doc VIP
- AP微观经济学 2019年真题 附答案和评分标准 AP Microeconomics 2019 Real Exam with Answers and Scoring Guidelines.pdf VIP
- 外研版八年级上册英语单词表(附自测单).doc
- 入职通知书模板 .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