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内 蒙 访 古 翦伯赞
内 蒙 访 古 翦伯赞
第 PAGE 页码 页码 页 / 总页数 NUMPAGES 总页数 总页数 页
内 蒙 访 古 翦伯赞
内 蒙 访 古 翦伯赞
内 蒙 访 古 翦伯赞一段最古的长城 火车走出居庸关,经过了一段曲折的山路此后,便在我们眼前敞开了一片广阔的旷野,一片用望远镜都看不到边沿的旷野,这就是古之所谓塞外。 从居庸关到呼和浩特大概一千多里的行程,火车都在这个广阔的高原上奔驰。我们都想从铁道两旁看到一些塞外风光、黄沙白草之类,但是这一带既无黄沙,亦无白草,只有肥饶的野外,种植着各种各种的庄稼:小麦、荞麦、谷子、高粱、山药、甜菜等等。假如不是有些地方为了畜牧的需要而留下了一些草原,几乎要思疑火车把我们带到了河北平原。 过了集宁,就隐约看见了一条从东北向西南伸展的山脉,这就是古代的阴山,此刻的大青山。大青山是一条其实不很高但很广阔的山脉,这条山脉像一道墙壁把集宁以西的内蒙分红两边。值得注意的是山的南北,自然条件绝然不一样。山的北边,是裸露在严寒的寒风之中的起伏不大的波状高原。这一带在古代就是一个“少草木,多大沙”(《汉书·匈奴传》)的地方。山的南边,则是在阴山屏障之下的一个狭长的平原。 此刻的大青山,树木不多,但在汉代,这里倒是一个“草木旺盛,多禽兽”(《汉书·匈奴传》)的地方,古代的匈奴人以前把这个地方看作自己的苑囿。向来到蒙先人到达阴山的时候,这里的自然条件还没有什么改变。对于这一点,从呼和浩特和包头这两个蒙古语言的地方能够获得说明。呼和浩特,蒙古语意思是青色的城;包头的意思是有鹿的地方。这两个蒙古语的地名,很清楚地告诉了我们,直到十三世纪或许更晚的时候,这里仍是一个有丛林、有草原、有鹿群出没的地方。 呼和浩特和包头这两个城市,正是建筑在大青山南麓的沃野之中。秋季的阴山,像一座青铜的屏风安置在它们的北边,从阴山高处拖下来的深绿色的山坡,悠闲地躺在黄河岸上,沐着阳光。这是多么沉静的一个旷野!但这个沉静的旷野在民族关系紧张的历史期间,却常常是一个风波最大的地方。 愈是古远的时代,人类的活动愈受自然条件的限制。特别是那些还没有定居下来的骑马的游牧民族,更要依靠自然的赏赐,他们要自然供应他们丰富的水草。阴山南麓的沃野,正是内蒙西部水草最肥饶的地方。正因这样,任何游牧民族只需进入内蒙西部,就一定占有这个沃野。 阴山以南的沃野不单是游牧民族的苑囿,也是他们进入中原地域的跳板。只需占据了这个沃野,他们就能够强渡黄河,进入汾河或黄河河谷。假如他们失掉了这个沃野,就失掉了生计的依照,史载“匈奴失阴山以后,过之何尝不哭也”,就是这个原由。在另一方面,汉族假如要清除从西北方面袭来的游牧民族的威迫,也一定守住阴山的峪口,不然这些骑马的民族就会超出鄂尔多斯荒漠,进入汉族居住区的心脏地带。 早在战国时,大青山南麓,沿黄河北岸的一片旷野,这是赵国和胡人抢夺的焦点。在抢夺战中,赵武灵王击败了胡人,占据了这个平原,而且在北边的国境线上筑起了一条长城,堵住了胡人进入这个平原的道路。据《史记·匈奴传》所载,赵国的长城东起于代(今河北宣化境内),中间经过山西北部,西北折入阴山,至高阙(今乌拉山与狼山之间的缺口)为止。此刻有一段古长城旧址,持续绵亘于大青山、鸟拉山、狼山靠南边的山顶上,东西长达二百六十余里,按其部位来说,这段古长城正是赵长城旧址。 我们此次接见包头,以前登临包头市西北的大青山,旅行这里的一段长城。这段长城高处达五米左右,土筑,夯筑的层次还很清楚。东西纵观,都看不到终极,在东边的城址上,隐然能够看到有一个古代废垒,告诉人们那边在当时是一个险峻地方。 我在旅行赵长城时,作了一首诗,歌颂赵武灵王,而且送了他一个英豪的称呼。赵武灵王是无愧于英豪的称呼的。大家都知道,秦始皇以全国的人力物力不过连结原有的秦燕赵的长城并加以补充,就惹起了怨声载道。不知什么时候起,在秦始皇眼前就站着一个孟姜女,控告这条举世有名的万里长城。甚至在解放此后,还有人把万里长城作为“炮弹”攻击秦始皇。而赵武灵王以小小的赵国,在当时的物质和技术条件下,竟能达成这样一个巨大的国防工程而没有挨骂,不可以不令人惊讶。 自然,我说赵武灵王是一个英豪,不不过是因为他筑了一条长城,更重要的是因为他敢于公布“胡服骑射”的命令。要知道,他在当时公布这个命令,本质上就是与最固执的传统习惯和守旧思想宣战。 只需读一读《战国策·赵策》就知道当赵武灵王公布了胡服骑射的命令此后,他立刻遭碰到来自赵国贵族官僚方面的广泛抗争。赵武灵王击败了那些固执分子的抗争,终于使他们脱下了那套用以标记他们身份的家传的宽大的衣服,而且把过了时的粗笨的战车扔到历史的垃圾堆里去。敢于这样做的人,莫非不是一个英豪吗?能够一定说是一个英豪,一个大大的英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