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附条件和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的认定
附期限合同与附条件民事法律行为的认定【案例介绍】1、刘卫国〔原告〕住本市牡丹江路西侧38号,为解放前木构造二层楼房。自1994年刘卫国长子刘保玉结婚以来,刘卫国即住一层,刘保玉夫妇住二层。1996年5月,刘保玉夫妇留学美国,楼房二层便始终闲置。1997年底,赵守江〔被告〕通过熟人联络到刘卫国,屡次协商欲租住楼房二层,刘卫国因担忧儿子留学归来,未同意赵守江的提议。1998年3月,刘卫国听儿子说有可能在美国定居,便同意赵守江租住楼房二层,租期3年,年租金6 800元。但刘卫国特意表示,假如儿子刘保玉万一不能定居美国,回国工作的话,即终止租赁关系,以便供儿子儿媳居住。赵守江表示同意。2000年1月,刘保玉夫妇留学归来,刘卫国即恳求解除租赁合同,但赵守江认为租赁合同尚未到期,不同意搬出,并表示除非刘卫国情愿担当另租房屋的租金,否那么不同意解除合同。双方协商不成,原告刘卫国便诉至法院,恳求解除合同,并要求被告限期搬出。2、某个体户〔被告〕因向某商场〔原告〕购置彩电、冰箱、空调机等,欠原告债务10万元,双方商定于1999年10月底以前全部还清。但是在还款期到来后,被告未按期付款,原告屡次催要,被告提出其伴侣王某欠他15万元借款,应于2000年4月底以前向被告支付,待这笔货款支付后,被告将马上还清欠款。双方为此达成还款协议,协议规定:被告“应于2000年4月底以前王某还款以后还清余款〞。至2000年4月底,被告仍未还款。原告要求被告马上还款,被告提出,根据还款协议原告同意在王某还款以后被告才还款,现王某因生意亏损无力按期还款,故被告暂不能履行还款协议。为此,原告向法院起诉,要求被告马上支付货款。【对本案的不同看法】一种看法认为,案例一中,原告和被告之间的租赁合同为附条件的租赁合同,双方虽商定租期3年,但由于原告刘卫国的儿子回国,使双方商定的解除条件成就,因此租赁合同终止。被告要求原告担当另租房屋的诉讼主见不予支持。案例二中,原被告达成的还款协议为附条件的合同,被告应在王某还清债务的停顿条件成就以后,还款协议生效,被告才向原告还款,不应于2000年4月以前还款。另一种看法那么认为,案例一中原、被告达成的租赁协议为一种附解除条件的租赁合同,而案例二中原被告达成的为附期限的合同,还款协议事实上只是规定了被告应在2000年4月底以前“还款〞。因此,被告应根据还款协议,于2000年4月底以前履行还款协议,付清全部欠款。【评析看法】上述案例事实上涉及到附条件和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的认定及其效力问题。一、附条件的法律行为所谓附条件的法律行为,是指当事人在法律行为中特殊规定肯定的条件,以条件是否成就来打算法律行为效力的发生或消灭的法律行为。我国《民法通那么》第62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条件,附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在符合所附条件时生效。〞。附条件法律行为的意义在于通过附条件,把当事人的动机反映到法律行为中,使其具有法律的意义,使法律行为的施行更好地满足当事人的需要。“条件〞是指打算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产生和消灭的将来不确定的事实。在法律中所附的条件,必需符合如下要求:1、必需是将来发生的事实。可以作为附条件法律行为中的条件的,必需是当事人从事法律行为时尚未发生的事实,过去的、已经发生的事实不能作为条件;2、必需是不确定的事实。条件必需是不确定的事实。这就是说,条件在将来是否发生当事人是不能确定的;3、必需可能。条件成就必需为可能;4、必需是由当事人意定的而不是法定的。附条件法律行为中的条件是当事人所附加的条件,也称为“附款:’,这是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的一局部。作为条件的事实必需是当事人自己选定的,是当事人意思表示全都的结果,而不是法律规定的条件(假如法律行为中附有法定条件,那么视为未附条件。5、必需合法。附条件法律行为中的条件,必需符合法律的规定和公序良俗。以违法或违反公序良俗的事实作为法律行为的条件,称为不法条件。附不法条件的法律行为一般应当宣告无效。6、不得与法律行为的主要内容相冲突。因附条件而使法律行为全体内容陷于冲突的条件,谓之冲突条件。在附条件法律行为中,条件是用以限定当事人预期的法律效果发生或不发生的,属于当事人效果意思的一个组成局部,当事人的意思表示的内容不能自相冲突。因此,与法律行为的主要内容相冲突的事实不能作为条件。假如互相冲突,应认为行为人的效果意思有冲突,可以说明为该行为人不欲作出该法律行为,不具有真正的效果意思,因此该法律行为无效。二、附期限的法律行为所谓期限,是指当事人以将来客观确定到来的事实,作为打算法律行为效力的附款。所谓附期限法律行为,是指当事人在法律行为中设定肯定的期限,并把期限的到来作为法律行为效力发生或消灭依据的法律行为。附期限的法律行为和附条件的法律行为一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河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满分必刷).docx VIP
- 2024年高考(新高考1卷、2卷、全国甲卷)小说阅读真题讲评(结合近四年命题规律).pptx VIP
- 2024年华远国际陆港集团所属企业招聘考试真题.docx VIP
- 17J008 挡土墙(重力式、衡重式、悬臂式)(最新).pdf
- 铁路巡防员培训课件.pptx
- 2024年高考(新高考1卷、2卷、全国甲卷)语言文字运用真题讲评(结合近四年命题规律).pptx VIP
- 江苏省建设工程监理现场用表(第六版修订版).doc VIP
- TZOIA-硅光电倍增管性能测试方法.pdf
- 第2版《植物学》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章节题).pdf
- 2024年山西省华远国际陆港集团专业技术人员招聘考试真题.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