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影《阿凡达》的 3D 视觉艺术效果
上个世纪 90 年代,数字特效开始在电影产业中大行
其道, 《侏罗纪公园》 《星球大战》 《玩具总动员》等经典影
片的上映,不断冲击着我们的视觉神经。随着三维动画技术
的不断成熟, 现代电影技术逐渐从 2D 过度到 3D 时代, 人们
可以通过 3D 眼镜来观看由电脑特效制作的或者真实场景拍
摄的 3D 电影,极大地扩展了电影的视觉艺术效果,而电影
《阿凡达》对于数字特效技术的成熟运用,可以说是 3D 电
影里程碑式的作品。正如 IMAX 的广告词宣传的那样,你是
看一场电影还是进入一场电影? 3D 电影视觉艺术的发展将
我们带进了全新的电影时代,将电影艺术的视觉效果发挥的
淋漓尽致,为此,我们结合《阿凡达》分析其视觉效果的呈
现方式及影响。
一、 《阿凡达》 3D 视觉艺术效果的呈现方式
其视觉特效的呈现方式和技术,主要是利用数字技术来
表现的,在《阿凡达》中主要有以下几个重要的呈现方式。
(一)CGI技术
CGI技术( Computer Generated Imagery )又叫计算机成
像技术,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电脑三维动画制作技术。通过
计算机二维动画和三维动画软件,来完成场景的构建和后期
的渲染,可以制作出真实性和还原度非常高的视觉成像,可
以说突破了现实世界的限制,真正做到了只要能够想到就能
够实现。 《阿凡达》中充分的运用了三维动画制作技术,真
实展示了潘多拉星球的整体面貌,呈现出了充满奇特发光植
物的雨林、晶莹剔透的树精灵、夜间发光的深林植被等神奇
的视觉奇观。
(二)数字影像处理技术
利用计算机软件对摄像机拍摄的画面进行渲染和处理
的技术,对实拍的画面进行后期的加工和渲染从而达到影片
需要的视觉效果。 《阿凡达》运用了动作捕捉技术,该技术
后来在《丁丁历险记》中得以完善和补充,是现在动画制作
中最为常见的影像捕捉技术。一方面可以真实捕捉演员的表
演动作,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动作捕捉技术记录到的数据进行
后期的处理。纳美人蓝色的眼睛、长长的躯干、类似于马尾
的辫子,以及纳美人灵活的动作体现,这就是动作捕捉技术
对于 3D 视觉艺术效果的贡献,即让虚拟人物的动作流畅自
然看起来更加真实。
(三)数字影像合成技术
《阿凡达》影片中很多的场景既不是实拍的,也不是完
全由电脑制作而成的。而是通过影像合成技术运用计算机软
件图像学的技术,把不同的影响素材进行混合并且完成拼接
的图像处理技术,例如成群的纳美人在森林里奔跑、男主角
骑着飞龙飞翔在天空等场景,都是真实的影像素材和虚拟场
景相结合的结果。本片在当年获得了奥斯卡科学技术奖,以
奖励电影拍摄过程中完成的技术突破,其中一个重要的技术
突破,就是解决拍摄过程中看不到全部素材场景的问题,为
此,其特效制作团队制作了一个比普通的表演棚大好几倍的
“能量”捕捉摄影棚,用以记录演员的真实表演,完成了和
计算机影像技术的完美结合。
(四)数字影像捕捉技术
尽管《阿凡达》仅有 1/4 的内容采用了传统的外景拍摄
方式,却使用了大量的数字影像捕捉技术,并以此来满足后
期对于画面高分辨率的需求。例如在实际的拍摄过程中,很
多的专项摄像机是没有镜头的,而是通过屏幕和若干标记点
来记录演员的表演和动作,并且在四周铺设了 120 台固定的
摄像机,来捕捉穿着捕捉服的演员的动作,并最后将这些拍
摄的数据进行汇总。通过软件对数据进行合成,从而获得角
色的动画效果,而且电影为了捕捉主要演员的细微表情还专
门设计了一个带有高清摄像头的头盔,记录下标记点的表情
动作,从几个记录点的运动真实地还原演员的表演。
以上这些技术都为艺术性的完成视觉效果的加工提供
了技术基础,让《阿凡达》的视觉效果的成功成为可能。
二、 《阿凡达》 3D 视觉艺术效果的影响力
3D 视觉
文档评论(0)